玄奘圆寂后,遗骨历经劫难,但很多老南京人都知道,南京保存有两份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一份埋在南京九华山的三藏塔下,而另一份的下落却鲜为人知。
灵谷寺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灵谷寺坐落在南京中山陵东侧,是个寻幽探胜的佳境。寺门前的一方照壁,隔离了城市的喧嚣。清风徐来,吸入肺腑的空气里弥散着淡淡的桂花香。灵谷寺内殿宇齐楚,院落雅洁。由于非休息日,游客并不见多,三三两两地在桂花树下或是在合影留念或是缓步拾级而上。
而据中山陵园管理局的任青处长介绍,由于是佛门圣地,每年的善男信女来此进香拜佛者,络绎不绝。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更是数不胜数。但是,来灵谷寺的游客却很少知道,灵谷寺里供奉着一位得道高僧的顶骨舍利。
何谓舍利?这份安奉在灵谷寺鲜为人知的舍利是哪位高僧的呢?即将在11月15日升座为灵谷寺方丈的净然法师接待了记者。据净然法师介绍,舍利是印度语,意思是“灵骨”、“遗骨”。在佛教中,舍利就是佛身的象征,被视为神圣的珍品供奉着。只有精修佛法者,在其圆寂后,才会有舍利出现。如今安奉在灵谷寺的,正是唐代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
公开供奉的舍利是玄奘真骨吗?
我们在净然法师的引领之下,走向灵谷寺的深处。为了迎接11月15日的佛教大典,灵谷寺内正在全面检修,平时供奉给游客参观的舍利已被收起,这让记者感到十分遗憾。净然法师却语出惊人:就是这里不装修,游人平时所看到的舍利,也不是玄奘大师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平时游人们所看到的是什么呢?
净然法师说,其实,平时人们所见的是镇江出土的一个高僧的舍利。需要说明的是,它也是真正的舍利,不是复制品。这个高僧和玄奘大师是同一时代的,只不过没有玄奘大师的名气大而已。为了更好地保管玄奘大师顶骨舍利,灵谷寺僧众就打报告给南京市政府和省政府,希望能将镇江出土的唐代高僧舍利迎请至南京灵谷寺供奉。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不久就将镇江出土的唐代高僧舍利迎请至灵谷寺供人瞻仰,而把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珍藏起来,有重要的佛事活动或是来了重要人物才把它请出来。如果天天把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请出来,肯定是不安全的。不过,一般的参观者是不知道这其中玄机的。
那么,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现在到底被供奉在什么地方呢?
深藏密室的玄奘舍利现出真容
由于急切期望能够亲睹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在央求之下,净然法师把我们引领到灵谷寺一处幽静的院落,这里就是玄奘院。院内坐落着二层高的楼阁,由于仍在装修,玄奘院内游客稀少。我们跟随净然法师踏上一米见宽的木质楼梯,脚踩上木板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愈发显出这里的幽静。到了二楼,按照要求套上鞋套之后,方才踏入里面。
这里是观音宝阁,宝阁内以红黄二色为主。阁楼顶上悬挂着六张红幡和八盏宫灯。在宝阁中间的位置,摆放着一米二左右高的木龛,木龛是朱红色的,上面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色佛像,木龛前摆放着瓜果贡品。这里供奉的是铜铸的披着红色披风的观音菩萨像,在观音铜像身后的墙壁上,立着32个金色的脚踏祥云的小佛像。这里的观音像比起记者在他处所见更显得慈眉善目,神韵俱佳。净然法师告诉我们,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正是被妥善安奉在观音宝阁的一个密室里,密室的钥匙并不在他身上,而是由另外三位法师保管,如果入密室,必须保证他们三人同时到场。净然法师找到保管钥匙的明因师傅等,打开了密室的门。
净然法师恭恭敬敬地将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请出之后,供奉在供台之上,然后示意记者上前拜谒。只见玄奘大师的顶骨被放置在一樽状如高脚杯的玻璃器皿里,大约有五块,每块9平方厘米左右大小,呈淡淡的褐色。净然法师说:“这个装有大师顶骨的玻璃器皿高约30厘米,直径约为8厘米,里面的空气已经被抽出了,是真空的,这样有利于文物的保存,是由玻璃厂工人将工具拿到这里现场操作的。以前的器皿不是这样的形状,由于顶骨舍利被分供了几次,所以器皿换了好几次。每次分供时,都会在法会上当众打开,然后由分供人戴上塑胶手套,轻轻伸进去将舍利取出。”
据说,不同的人在看舍利时,可以看见不同的颜色。我们看到的是淡淡的褐色,但有人看到的却是略暗的灰白色,而另外一名同行人看到的则是土黄色。净然法师介绍说,佛舍利会依众生的眼力不同而显现不同的颜色。而南京一所中学美术老师陈道明说,由于对色彩的领悟力和描述的差别,同一种颜色可能被不同的人描述为不同的颜色。
西安法门寺有释迦牟尼的指骨舍利,当时确实看到舍利发出淡淡的柔和的光亮,那为何玄奘大师顶骨舍利不曾见到异光呢?净然法师说,舍利有的时候确实会发出光色来,这就叫做“瑞象”。他就曾经目睹过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发出光来。但是,这种舍利发光现象不会经常出现。
目睹玄奘大师顶骨舍利的形状大小,我们产生了一些疑问:玄奘大师圆寂之后,他的法身到底是土葬的,还是火化的呢?至今传世的只有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其余部分的舍利又去了哪里?
玄奘大师到底是土葬还是火化?
关于玄奘大师圆寂之后是土葬还是火化,一向是众说纷纭。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认为,玄奘大师圆寂之后是土葬的。他在《关于玄奘与紫阁寺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玄奘大师于唐高宗年间圆寂于玉华寺,在圆寂前他曾叮嘱弟子葬事宜从俭,可以择山涧处安葬。玄奘弟子遵其遗命,奉神躯回长安。唐高宗特赐命厚葬于白鹿原,后徙葬于樊州北原兴教寺。在迁葬兴教寺时,据《宋高僧传》载,玄奘的法体还未腐烂,面色红润,以上史料说明玄奘的葬礼都是以中国传统方式土葬的。
在灵谷寺看到的玄奘顶骨舍利,颜色呈淡淡的褐色,确实不像火化后留下的。但是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主席、南京玄奘寺住持传真法师却认为,玄奘大师圆寂之后是火化的。传真法师说:“佛教高僧圆寂之后,传统的方式都是坐缸火化,连佛祖释迦牟尼都是如此。”记者把在灵谷寺拜谒过玄奘大师顶骨舍利一事告诉了传真法师,同时也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传真法师解释说,他亲眼见过高僧坐缸火化,圆寂的高僧被安置在缸底坐好,缸底已放了木炭、木柴甚至檀香等易燃物。缸底有孔,以便火苗进入。然后,上面再放置一个缸将他罩住。这个缸上也有个孔,是出烟用的。他亲眼所见,高僧火化之后,头盖骨是比较完整的。而且,在苏北盱眙曾出土了一个高僧的坐缸,头盖骨也保存完整。
反过来,传真大师提出了一个疑问佐证自己的观点:如果玄奘大师是土葬的,那么,除了顶骨以外的遗骸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