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神庙里,考古队员又在遗址的主室内,发现了泥塑的龙的残体。
龙的上下颚獠牙毕露。据在现场专家的推测,这条龙的躯体肥大,当年,它卧在主室内的顶部,昂首朝向北方。
与真人等同的女神头像
在遗址的北室里,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对长度竟然达到了15厘米的泥塑的鸟爪,专家们分析,当年,在庙的北面的墙壁上,应当有一只巨大的鸟神在那里伫立。
鸟神和龙的头部为什么都朝向北方呢?难道在庙的北面还隐藏着没有被发现的秘密?当考古队员走上北山坡的时候,才揭开了谜底。
原来,在距离女神庙的北墙仅仅8米远的地方,有一座红山人利用山梁的自然地貌修整的、南北,东西边长约200米,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的山台子。
山台子高出女神庙大约2米,周边有人工砌筑的石墙,石墙的走向与女神庙完全一致。这座大型的山台子是红山人做什么用的呢?
专家们认为:5000年以前,牛河梁一带,曾经是红山人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当时人们所崇拜的神灵偶像,除了女神以外,还包括猪龙、神鸟在内,但是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是女神。
女神庙建造在牛河梁的主梁之上,它的重要地位,从地理位置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郭大顺:“围绕着女神庙和祭坛和积石冢,我们叫做坛、庙、冢三位一体,这样一个组合,而且具有固定的组合,而且在50平方米的,这个山梁上,它有这个,自己的布局规划,而且在这个区域之内,甚至于这个区域再往外,很大一个区域里,没有居住人的地方。所以这样一个,大型的,祭祀遗址,和这个史前时期,那种在家内,在家庭里头搞祭祀,甚至于在一个聚落里,他单设一个大房子,搞祭祀,那比那个规模要大得多,它应该就是它的红山文化的,文化共同体的一个祭祀中心。”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这样评价:女神庙里的塑像可以称为“神”,但是,她们是按照真人塑造的,是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所以,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当1983年的初冬来临的时候,在牛河梁工作的考古队员们,满载着收获和喜悦,返回了沈阳市。而把女神头像抱回沈阳的,仍然是考古队的女队员魏凡。
这次经历,成为魏凡一生的骄傲和最美好的回忆。
而一场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讨论,也因为女神像的出土和女神庙的发现,在国内外掀起了高潮。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