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红山文化之迷:中华远古文明的起源在东北吗?(六)(3)

2009-04-25 15: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王巍认为,造成红山文化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因为在距离今天5000年左右,正是大理冰期之后的一个寒冷期。而寒冷期到来之时,受影响

王巍认为,造成红山文化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因为在距离今天5000年左右,正是大理冰期之后的一个寒冷期。而寒冷期到来之时,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农牧交接的地带,也就是红山人所在的地区。

王巍:“因为我们知道,距今五千五到五千,五千二三百年到五千年左右吧,在全世界相当广阔的范围内,有一个这个气候的变化,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学术界管它叫降温事件。实际上不是一个事件,是一个时期,降温的时期,这个时期呢,这个温度降低,就可能是不是对当地的这种,农业啊,产生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大家都知道,农业,当时尤其是史前的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如果气候的这种,比较大的变化,可能对当时的农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有的学者,从红山人崇拜龙的习俗分析,在红山文化晚期,这里的气候除了变冷以外,还受到了严重的旱灾的威胁。

对此,邵国田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红山文化晚期发生的崇拜危机,才真正导致了红山文化的衰落。

邵国田:“2001的时候,我们在清理,这个草帽山,这个积石冢和祭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现在在博物馆呢,已经,当时清理的四个这个,四个这个女神的头像,但是每一件女神像都打碎了,尤其像现在我们戴冠的那个女神像吧,她是(被)打碎以后,把这个个冠,扔到一边,把这个脸部呢,又埋在一块,好像当时人埋进去的,这就说明在,这个给我们提示一个这样的现象,就是说,在红山文化的晚期,恐怕有一次,好像信任危机似的,就是说崇拜危机。”

邵国田推测,在红山文化的晚期,祭祀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然而,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他们的保护神却无能为力,于是,红山人在极度失望情绪的支使之下,亲手打碎了他们曾经膜拜的偶像。

也有人说是战争造成了红山文化的衰落,他们认为,如果把红山文化晚期出现的部落联盟看成初级国家,那么,组成这个初级国家里的许多个部落,为了财产和利益,难免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就有发生武力争斗的可能。

5000年以前,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墓里的主人,为什么只剩下一个头颅和一只手臂?根据这种现象,有的专家推测,在遥远的红山时期,曾经发生过残酷的厮杀。

当战争到来的时候,作为敌人的一方,往往会毁坏另一方的精神信仰,于是,女神头像就成了被破坏的目标。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凤

当气温下降、寒冷与干旱、伴随着战争袭来之际,红山人会不会被迫离开他们生存的家园而大举南下呢?

田广林:“这种可能是完全有的,从历史时期,这个人口的大部分流动来看,几乎每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发生,总是和这个环境气候的波动,密切相关,在大范围内呢,气候变冷了,那么北方民族呢,就要向南,向比较温暖的地区流动,那环境气候呢,比方发生向暖的方向波动时候,这人就回来了,又回到北方,这样导致这个,中国古代的人口呢,一南一北这样移动呢。这个挪动,就是中国啊,农耕区和游牧区这个界限的,南北摆动一个最基本的原因。”

那么,红山人又是到那里去了呢?

据专家研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记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可以与之对应。于是,有人把考古发现与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推测,红山人,是应黄帝的邀请而南下。

史书记载,黄帝平定蚩尤之乱,曾经得到女魃的帮助,有人认为:古史所说的女魃,正是“红山王国”的大军。

这支进入中原的先民,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回到北方,而是在中原一带流动,大概在尧的时代迁至商丘,为商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这种说法似乎得到了印证,1976年的冬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安阳市郊的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发掘了商王朝第22位君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墓葬。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