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王老先生,池老以及洪浩先生的交谈中,洪浩先生对关于瓷片上字的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
洪浩:我们先把飞釉摆开不谈,没有飞釉是不是真的,有飞釉就是假的?就这一块瓷片,如果飞釉作假的话,它可以把它处理掉,为什么不处理呢?当然这个飞釉怎么来,我们不知道,我可以把它处理掉,我叫你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洪先生认为飞釉并不是一个能断定瓷片真假的关键因素,既然无论哪一方都认定这片瓷片是真的,那么判断的关键点是要看在这片真瓷片上作假到底有没有可能!
洪浩:这个瓷片任何人看,这个瓷片是没问题的,只要是懂瓷片的人,应该是OK,没问题。上面带青花有争议,但是我认为争议好,大家都提高。我的观点我直接讲,这个瓷片应该是没问题的。
瓷片百分之百是真的,洪先生首先肯定的对瓷片的真伪做出了定论,而对于在瓷片上作假字的说法,他也给予了否定!
洪浩:做假瓷器一般是用白罐,花彩,都做釉上彩,红绿彩。像池老师这个是釉下彩,这个工艺就在釉下面,就比较复杂了。
所谓釉下彩是指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中低温烘烤而成,因彩附着于釉面之上,故得名。而釉下彩是用彩料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施彩,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在高温气氛中与瓷器一次烧成的品种。洪先生指出由于两种工艺的制作方式不同,所以造假者通常会选用釉上彩,而不是池老瓷片的这种釉上彩!而对于在这片釉上彩的瓷片上重新加字再覆烧的说法,他更是坚决否定!
洪浩:不可能,加了一层釉了以后,釉面的感觉不一样,你再仔细看,它的正反是一样的,是一致的,如果你加了一层釉以后,肯定不一样。就像一样东西,一面上,一面不上,肯定是不一样的,前面上,反面不上釉,或者没上釉的地方,效果肯定不一样,上两层釉跟上一层釉肯定不一样。
仔细观察瓷片,我们不难发现,瓷片的正面和反面的釉层的厚度确实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再看看正面上那凹凸有致的纹饰,很难想象这是在本已有的一面釉上再加了一层釉。但同时我们也想到,如果这真是一片假瓷片,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造假者完全去掉正面本身的釉,然后再重新制作一层新的呢?
洪浩:釉面你想把它全部去掉是不太可能的,没有相当的技术,你肯定去不掉,上面带刻花的,印花印上去的,当时是印花印上去的,纹是凹凸一齐的,你想把这个釉面全部去干净是不可能的,相当有难度。
通过洪先生的讲解分析以及我们对瓷片的观察,无论是在釉上加新釉,还是刮掉旧釉上新釉的作假说法似乎都站不太住脚。但是与之相矛盾的是之前我们提到的研究会专家们提出的飞釉问题,在他们看来断面上有飞釉就一定会是对这片瓷片重新加工所造成的。那么,现在需要我们继续调查的问题就是,究竟是飞釉会有其他出现的可能,还是现在造假有更深的造诣呢?
记者来到了国家级鉴定师王念石的家中,王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关于飞釉的问题!为此王老师还特意拿出了他的一件已经经过鉴定的大清康熙盘龙盘残器作为实例!王念石老师为记者讲盘子上飞釉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
王念石:为什么会产生飞釉呢?就是当时的胎,湿度比较高,窑的温度比较高,里面烧炸了,然后产生的飞釉.我有一件是清朝的时候,康熙的官窑,这个窑址出来了,也是一个碗,这个边缘上有飞釉。
王老师认为飞釉的产生是由于胎骨没有干透,窑内温度过高承受不了而炸裂所致,故不能以这一点来定为飞釉是复烧所造成,一件真的残器上也有可能会出现飞釉!
的确在王老师的这件残器上我们也看到了与池老瓷片上相同的斑点,即飞釉。王老师认为判断这片瓷片的真假不能依靠飞釉这一点来作为佐证,而应该更全面的分析瓷片上的所有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