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瓷器】惊现元至治年青花瓷片,天价“孤品”引起轰动(三)(2)

2009-05-19 12:5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王念石:第一个它的型制,它是一个碗,碗的底座,它的型制是符合元代枢府瓷的造型,这个型制,形状。第二点它的釉色是胡青,它是符合青白釉的型制

王念石:第一个它的型制,它是一个碗,碗的底座,它的型制是符合元代枢府瓷的造型,这个型制,形状。第二点它的釉色是胡青,它是符合青白釉的型制、色彩。第三个它的纹饰,瓷片的里边有花纹,这个花纹是缠枝菊,这个纹饰是胡天窑当中常用的纹饰;第三点,这个青花料,这个字写的是釉下彩,不是它们所谓的复烧,不是的,它是釉下彩。

王老师对瓷片的器形,釉色,纹饰做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和前面几位专家一样,他也认为瓷片的所有特征都十分吻合元代枢府瓷的特点,而关于瓷片上字有可能是覆烧上去这一最大争议问题,王老师也坚决的否定了这一观点!

王念石:我们从实物来讲,它的釉面没有经过破坏,如果第二次复烧以后,它的釉面要起质的变化,颜色要变深,变浓,它这个非常淡雅的,而且是釉下彩。为什么说非常珍贵?首先我肯定了这个东西是真的,我才有这种感觉。

随着我们调查的不断深入,对每个问题的逐一剖析,关于瓷片的真伪似乎已经越来越接近水落石出的那一刻,而伴随着我们的调查池老对自己的瓷片也越来越有了信心!

池澄:我自信,我认为它不假,我是两个观念,一个就是它原来的东西很精美,就是原来的枢府釉很精美,要把釉去掉,再加钴料,再上釉烧,不可能。如果退一步说,就是他花了很大的力量,把它搞出来了,不可能流浪到一个小贩身上,要50块钱,卖35块钱,这个好像也不太可能,这个从推理上讲不可能。

王念石:我也打电话到江西景德镇樊家景专门做假的窑工,我跟他们联系这个事情。他说王老这个不存在的,我们这个地方从来不在瓷片上后加彩进行复烧,他是得不偿失,很便宜,20块、30块就不得了,我们有这个时间做一个高仿古瓷瓷出来,甚至卖几万,我们这儿从来没有人搞过这个东西。

王念石老师为我们从多个方面对瓷片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并且都拿出来相应的证明,听上去确实有理有据。通过我们不断的调查,关于这片瓷片的很多疑问,很多问题,都得到了一些比较合理的解释,现在看上去这片引起轰动的瓷片更偏向于真的那一面了!由于这片瓷片隐含着巨大的价值,尤其是研究价值,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地就对它的结论盖棺定论。不管这片瓷片究竟是真是假,至少到目前为止这是仅有的这么一块这样的瓷片,它既没有参照物,也没有更多的历史依据,因此要想对它有更准确的判断和认识,我们还要找更权威的专家来鉴定,甚至要借助现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

白明,如今瓷片圈里的顶级行家,由于对瓷片情有独钟以及对瓷片深有研究,圈中人称之“片儿白”,他对瓷片的鉴定在瓷片圈里很受认可!

为了能对瓷片有更准确的认识,记者特意陪同池老来到北京向白明先生进行咨询,希望听听这位权威专家的意见!

白明:当时看了一下,给我第一感觉应当说是还是有很大的疑问,似乎觉得这个标本,就这块残片应该说确实是个原枢府釉的残片。当时我的第一怀疑可能是在老瓷片上做了这么四个字,为了提高瓷片的价格,说随便一点儿,就是在瓷片上做个秀。

调查做了一大圈,可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白明先生这,他却再次提出了和之前陶瓷研究会的专家们那个相同的观点,瓷片本身是老东西,但是上面那几个字应该是后加上去的,而对此白先生又有着怎样的理由呢?

白明:因为元朝在瓷器上面没有发现过官造,用青花正式写出来我是什么什么年的,我们一般的推断,所谓来的这个信息都是来自于我们知道的,如果用这种方法写出至治年造,首先一种感觉就是后加上去的感觉。

所谓鉴定都是根据我们现有了解到,发现到的历史依据进行判断的,而白明先生认为元朝的青花瓷器在历史上本身带款者就极少,而一般有款的要么就是专门写在供器上的供养款式,有供养人姓名及具体年代,要么就是在碗心中写个“福”字这样的吉语款,而从未听说过像这片瓷片这样写有正规“至治年造”的书写款式!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疑问!

怀揣着这样的疑问,白明先生仔细寻找瓷片上几个字以及字面作假的可能,可没想到的是这又让他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白明:要重新上一层釉,因为我们知道青花是高温釉,这种可能性不大。

通过仔细观察白明先生很快否定了上面字是覆烧的可能。与之前几位专家的观点一样从瓷片的釉色,还有厚度,这片瓷片不应该是经过二次加工的!可这样一来让白明先生感到更加的疑惑,上面的字本身确实有疑问,但是字又不应是后加上去的,这是为什么呢?

白明:那么这时候我就发现它这个瓷片的底部,它是破碎,所有口沿都隐约的有一层淡淡的土黄色,那么这层黄色是做上去的,这时候我才发现这块瓷片也是假的。

白明先生的观点让我们和池老都大吃一惊,调查进行了很长时间,其中对于这片瓷片本身的真实度几乎所有专家都十分认可,唯一的分歧也就在于上面的字是否是后加上去的,可是现在白明先生却认为这片瓷片根本就是一片假瓷片!

白明:在胎子里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往往能看到细微的气孔,而现在制造,作假的所谓元青花也好,元代枢府釉也好,它没有这层,没有这个工艺,做不到让你的胎里面出现气泡,它就是在所谓破碎的胎的截面上,给你刷上一层釉,盖住了胎子的真相。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