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安徽砀山出土女尸,有望解开香妃之谜(三)(2)

2009-05-24 16:1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当初马王堆女尸出土时,人们发现,她的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液体,辛追夫人的尸体就浸泡其中。经过分析,这种棺液中不仅含有多种可以防腐杀菌的

当初马王堆女尸出土时,人们发现,她的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液体,辛追夫人的尸体就浸泡其中。经过分析,这种棺液中不仅含有多种可以防腐杀菌的中药成分,还含有贡和砷的成分,科研人员认为,这种神奇的防腐液,正是让马王堆女尸得以千年不腐的主要原因。

而尽管从埋藏的时间长度上,砀山女尸无法与马王堆女尸相比,但是她出土时,棺材里并没发现有什么防腐液体的存在。

尽管有特制的防腐液,尸体埋葬早期所产生的腐败气体,不仅使马王堆女尸直肠脱出了体外,就连眼球和舌头也凸了出来,而砀山女尸除了直肠脱出并没有后一种现象,这充分说明,她的防腐措施可能更利于控制尸体腐败现象的蔓延。

那么她的尸体保存靠的又是什么呢?

苏肇平是安徽省萧县博物馆馆长。女尸出土后,苏肇平曾经就她的不腐之谜做过深入调查。

苏肇平:我们到发掘的现场去看了一下,当时的深度大概有三四米深,旁边有一堆椁木。

中国古代的葬具有棺椁的区分,棺,直接用来呈放死者的尸体,椁,则是套在棺的外面,对棺加以保护。

苏肇平:椁是柏木的,这个棺是楠木的,这种木头都是很坚硬的,很耐腐,很名贵的,耐腐蚀,保存的时间长,这个棺具相当好,这是一个尸体保护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经过调查,苏肇平认为,砀山女尸下葬时共有一棺两椁,棺与椁之间,椁与土壤之间都有一种白膏泥充填,形成了六层完整的封闭。

马王堆女尸的不腐其实也得益于此。人们发现,辛追的尸体共用了六层棺椁,内三层是棺,外三层是椁,一个套一个,棺椁板都是整料。它们封闭得非常结实、严密,里外都涂有油漆,而棺椁之间也有一种白膏泥固封。那么,这种神奇的白膏泥究竟是什么?

除了独特的葬法和名贵的葬具为尸体营造了一个密闭防潮的小环境,使外界空气、细菌无法进入,砀山女尸的棺内还另有名堂。

苏肇平:里头大概有棺材空间的1/5的体积都是中药材,当时的棺盖打开的时候,在里面倒出来一堆药,老百姓当时跟我们形容,说有很多像粉丝的东西,实际上那是灯芯草。

不仅如此,据当时目击者反映,女尸棺木中还有大量类似麝香、冰片、木香的药物,只不过因为没有得到收集保存,出土后很快风化了。

显然,在女尸下葬后,棺椁完全密封,外界的氧气和水分无法进入,使尸体完全封闭在一个温湿恒定的小环境中,此时她体内残留的细菌开始繁殖,产生的气体使肠道不断膨胀并将直肠粘膜推出体外,然而很快,棺内为数不多的氧气就被细菌消耗殆尽,使它们无法再继续生长繁殖,与此同时,女尸身下铺垫的大量中药材在释放出极具芳香气息的同时也具有防腐杀菌的功效。就这样,当最后一个细菌消亡后,墓葬中的一切生命运动都彻底停止了。直到公元2001年3月的一天。

2006年12月,我们来到坐落在沈阳的中国刑警学院,找到了我国著名的刑事样貌复原专家赵成文教授。

近年来,赵教授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样貌复原经验编制成一套计算机软件,成功地为众多疑难大案中的无名头骨进行了面相复原,对案件侦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这套独特的人像复原系统为多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制作了栩栩如生的复原画像,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以及马王堆女尸辛追。

赵成文:现在我们做的还原现在有四种情况:一个是干尸,一个是湿尸,木乃伊,一个是颅骨,一个是绘画都可以做还原。

2006年12月,应本栏目邀请,赵成文教授来到安徽省萧县博物馆,准备为砀山女尸制作复原画像。

赵成文:因为我们拍这个照片实际上是第一手资料,因为我们不可能在这个湿尸的尸体上进行还原,所以就是根据照片,我们要拍还原的一些准备工作,各个方面的资料,包括正面、侧面、顶部、所需要的,包括因为侧面主要是研究她这个鼻骨,另外这个鼻形,高矮的情况这些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赵教授能否真实准确地复原出女尸的容貌呢?而她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她的身份难道真有那么不可告人吗?就在我们这次开棺验尸过程中,忽然发现女尸的腹部有明显的隆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