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鲜为人知的大堡子山,一场罕见的群体性盗掘古墓事件,一批流散世界各地的珍贵器物,一些人、一些声音,被疯狂盗掘后的秦公大墓发掘能有收获吗?墓葬的主人到底是谁?
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出土,这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地下军团”,一面世就轰动了世界,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秦史的兴趣。众多历史学者、考古专家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研究发现,秦人有四大陵园。到1987年,秦人四大陵园中的第二、第三、第四陵园,即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和临潼秦始皇陵园都在陕西省先后发现,唯有秦人的第一陵园却一直难觅踪影。学术界出于秦史研究的需要,地方政府出于改革开放后对旅游产业的开发,都在积极寻找秦人的第一陵园。然而,在长达近十年的寻访中,谁都没有找到。那么秦人的第一陵园究竟在哪里呢?
《史记·秦本记》记载,秦的祖先最初居住在“西犬丘”,因牧马有功,且在与西戎的长期战争中不怕牺牲,最终胜利被西周王朝封地授侯,得以建立秦国。然而,《史记》后的个别重要史书却记载“犬丘”有两个,一个在今陕西省,一个在今甘肃省。因此,确定秦祖先最初居住的“西犬丘”的准确位置,就成为解开秦人第一陵园在哪里的关键。
1919年,甘肃省礼县红河乡出土了一件后来被称做“秦公簋”的青铜器,这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上有铭文105个字。70几年前,这件簋几经周折传至北京,著名学者王国维 郭沫若等人考证后撰文认定,该簋是“秦公”簋,是秦肇始文明的最重要实物证据之一。王国维先生参照《水经·漾水注》的说法认为,秦的早期都邑西垂就是“汉陇西郡之西县”。西县, 是汉代的县治,也就是今天的礼县。另一些学者认为,秦人第一陵园是在陕西省宝鸡市的西山。这两种意见都因为没有实物证实只能成为推测秦人第一陵园所在地的参考理论。
让王国维、郭沫若等大师难以预料的是,上世纪90年代礼县大堡子山两座秦公大墓的被盗,却意外地给他们的推断做出了定论,他们的推断是正确的,西犬丘就在甘肃省礼县。礼县是秦人早期的一处重要都邑,是秦先祖、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老家”,礼县大堡子山被盗秦公大墓就是秦人的第一陵区——西垂陵区。
200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考古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五家单位,组成联合课题组启动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重点调查礼县西汉水上游地区,新发现数十处早期秦文化遗址。2006年联合课题组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大堡子山遗址。
大堡子山位于礼县永坪乡和永兴乡交界处的西汉水北岸。大堡子山以东河谷平坦开阔,一马平川。以西则河谷狭窄蜿蜒,山势险峻。墓葬遗址大堡子山西面、南面石壁陡峭 ,不可攀登。东面较缓,北面与如海涛起伏的群山相连接。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
从地理位置看,大堡子山“两河夹一山”的独特地势完全符合先秦选择陵园的“风水”取向。
这位守护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考古发掘现场的农民说:山下的一户人家看好了这块地方,埋葬了老人后家里不顺当,只得把坟墓迁往别处。
“埋葬秦始皇先人的地方,一般的老百姓,能镇得住吗?”
足见现在的当地人,仍对秦帝国怀着深深地敬畏心态。
20世纪90年代被疯狂盗掘后被抢救性发掘的秦公大墓——遗址南北长107米,东西宽16.4米,建筑基址四周为夯土围墙,中间有18个大型柱础石,每一个的直径都接近一米。东墙、北墙以及南墙东半部只剩地基部分,宽2至3米左右。从地层堆积和夯土内的包含物判断,这个建筑规模宏大。大约始建于西周晚期,春秋初期战国时期被废弃,汉代遭到严重破坏。由于现代平田整地东墙地上部分完全被毁。专家认定,这个遗址应该是秦人的大型府库类建筑。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又在被盗秦公大墓西边20余米处发掘出了一个祭祀遗迹,发现的主要遗迹有人祭坑四座,灰坑6个,乐器坑1座。
人祭坑里有一具年龄约为35岁的女性尸骨和一具中年男性尸骨。还有童男、童女的祭祀骨架。专家认为,这种把人当作祭祀的祭品可能是用于祭祀地神,非常符合秦人的历史特征。
在这座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乐器坑内,南北两侧排列着乐器。南侧为铜钟镈与钟架,北侧为石磬与磬架。11件属于春秋早期的3个铜镈和8个甬钟,在坑道里一字排开,一概外观完整,锈色深绿,花纹精美无比。
铜钟、铜镈由西向东、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在3件镈上发现3件铜虎,镈、钟上附有铜挂钩,置放在镈、钟之上或一侧。镈和甬钟的表面还有残留的布纹。在20世纪90年代礼县群体性的疯狂盗墓事件中,这些钟镈和石磬与盗墓者擦肩而过,侥幸保存下来,实乃不幸中的大幸。
在钟架的一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组石磬,共10件,也是按照由东向西、由大到小的方式排列,石磬的上方是磬架。这组石磬很有可能就直接悬挂在磬架上,这套编钟保存的非常完好,出土后仍然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美妙音响。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朱东生介绍:从镈到钟,这十一件乐器当中,它们的音域宽到三个多八度。有三个多八度的音域,就可以演奏很多器乐。古人他对器乐的排列是按宫、商、角、徽、羽编造的,按咱们现在的话讲是哆 来 咪 嗦 啦 用这五个音来组成的。用这五个音就可以演奏很好的乐曲。
这些钟、镈和石磬再现了秦人的音乐,也向后世昭示了秦人宫廷乐队的宏大规模。
礼县大堡子山钟、镈和石磬的出土,轰动了甘肃和邻近的省份,许多秦文化研究人员和新闻记者纷纷来到发掘现场观看,报导这批稀世珍宝。
然而,这些国宝还不能够说就是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最大最好的乐器。因为,流失世界各地已经面世的钟镈就可以证明,只是它们再也不能团聚一起,重现早期秦人音乐的辉煌了。
乐器坑里出土的这些珍贵文物,只不过是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殉葬坑里的一部分。联系到与祭祀坑相距不过20多米距离的两座秦公大墓,其中一座目字型大墓全长115米,一座中子型大墓全长88米,任谁都会想到:一个殉葬的乐器坑尚且有如此精美的青铜器,那么,在那两座被盗掘一空的秦公大墓内的器物,又该是何等的美仑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