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安徽砀山出土女尸,有望解开香妃之谜(六)

2009-05-24 17:3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安徽砀山出土了一具清代女尸,古尸出土时遍体生香,这就是传说中的美貌女尸?她到底是谁呢?难道她就是乾隆时期的“香妃”吗?

砀山,是安徽北部一个极其平常的小县,这里的人们从未想到,在自己的脚下,竟会有如此罕见的考古发现。县城的西关有一个名叫梨园的小区,这里原是县葡萄酒厂的宿舍,2001年3月,在进行小区改造时,工人们意外地挖出了一口楠木棺材,这口棺材不但光亮如新,而且异常厚重。然而,当工人们费尽周折终于打开棺盖后,却吃惊地发现,棺材里躺着的竟然是一具衣着华丽的清代女尸!

王绍强:她的长相很漂亮,当时打开棺的时候,有很多的建筑工人第一眼看到她的漂亮就像睡着了一样。

女尸身高在161厘米左右,身材高挑、四肢修长,裹着一对三寸金莲。只见她肌肉饱满、肤色白皙,唇上的胭脂和指甲上的蔻丹还依然鲜红,整个尸体的状态看上去如同刚刚下葬一般。人们哪里知道,他们挖出的是一具罕见的湿尸。

所谓的湿尸,是指在地下埋葬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表皮依然完整,肌肉富有弹性、关节尚能活动的尸体,著名的马王堆女尸就是一具典型的湿尸。可是,就在人们惊诧于女尸的美貌和保存的完好之时,也发现了棺中的大量随葬品。

王绍强:因为看到这个女子身上带了很多的金银首饰,这才想起去拿,一个人拿了好多人都在拿,就是引起了一个哄抢,当时的衣服,帽子,头发也被拽散掉了……

很快,随葬品被席卷一空!更让人痛心的是,罕见的女尸就这样被露天丢弃了近一天一夜,很快风干、变色,以至于完全失去了出土时的模样!更让人痛心的是,女尸在出土时居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以至于我们始终无法得知她的准确样貌!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2006年底,为了我们请来了曾经还原过马王堆女尸生前模样的中国刑警学院刑事样貌复原专家赵成文教授,为砀山女尸制作了一幅复原画像。

赵成文:她还是属于漂亮的,一个是脸形是椭圆形的,眉毛呢是有点接近柳叶眉,比较平,眼睛很大,大眼睛双眼皮,这个是应该是蒜头鼻子,蒜头鼻子稍微有点小,高鼻梁,但是颧骨圆,我们从尸体上看,好象是颧骨比较稍高一点,但是从因为她是干尸,可能是显得颧骨高一点,生前可能是比较丰满。

果然,这是一个容貌出众的女子。此后,经过记者多方查证,确定了女尸的死亡时间是在清朝雍正年间,这说明,她已经在地下埋葬了二百七十多年!

可是,一具埋了二百多年的尸体,究竟为何保持得这般完好呢?事实上,根本原因还在于葬法和葬具。

女尸出土时的埋葬深度是地下四米左右,这里的温湿度几乎常年恒定,女尸的棺材为上好的楠木整板做成,严丝合缝,并刷着厚厚的油漆,密封效果非常好。女尸躺在其中,身下垫着具有防腐作用的中药材,与外界完全隔绝。很快,棺内残存的少量氧气也被不断繁殖的微生物消耗光了,于是,这里形成了真空状态,尸体的一切变化也都在那一刻停止了!

而女尸之所以能够安然长眠,还得益于她棺材外面那两层用桐油浸泡过的柏木做成的套棺,它们被称之为椁。人们发现,在女尸的棺、椁和泥土之间还填满了一种可以防水的白膏泥,而这,在马王堆女尸的墓葬中也被发现过。

白膏泥化验人员:白膏泥是用糯米汁调和石灰制成的。

显然,是白膏泥对隔绝潮湿,保持温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女尸才能够在这样一个恒温恒湿的小环境中安然渡过了二百七十多年时间。可是,尽管女尸在地下被保存得出奇地完好,出土以后的遭遇却实在令人痛心!因为长时间被毫无保护地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女尸很快出现了脱水、霉变现象!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