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山东省荣城市成山头海岸附近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在一处隆起的土堆之上,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二十六年后,这一惊人的发现仍然被珍藏在荣成市博物馆的保险柜之中。
荣成文物管理所所长乔文江:这就是1982年成山头出土的这三件玉器,一共是一组三件,对,一组三件,中间这是玉璧,两边这是玉圭,这组玉器当时出土的时候就是按这个位置(摆放)的吗,当时的出土位置就是这么摆放的。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这偏居一隅而且并不出产玉石的地区为何会有成组的古代玉器出现呢?这足以让当时中国的很多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的山东省文物局的副局长王永波在当时的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现场。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到这来就看到这里在施工,施工现场我们搞考古调查的一般是要去看看,因为它破土嘛,我一来就听工人说这里出东西了,我就要他东西看,一看,挺好,是一组玉器,我在现场,当时位置大概就在这个位置,当时这个地方的样子和这个差不多,我就问这里是什么情况,他们就告诉我说1979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土堆,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土堆,大概能有见方20多米,直径吧,一个圆土堆,高度大概两米多,他们是一个约么数。
作为中国古代最高级别权利与地位象征的玉器出现在荣成的海边,让王永波意识到了这其中的不同寻常。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包括青铜器出现以后,玉器在礼制中的地位也是最高的,这个在中国古文献,各个方面看,比比皆是,在这么偏远的地方,现在这是发达地区,但在那个时候这儿属于比较偏远的地区,能出这么两组玉器,这很不简单,从职业的敏感度来讲,这个东西的意义很重要。
让王永波更加敏感的是,这已经是在这一地区出土的第二组玉器了,就在那次发现的三年前,几乎是在同一区域,另一组四件的玉器也同样静静的埋藏在荣成海边的土壤之中。两组玉器出土时呈现出几乎同样的摆放方式,这显然不是无意散落而是人为埋藏的。它们有可能是某座墓葬的随葬品吗?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我当时带着手铲,考古的工具,刮一刮,因为玉器最多见的是出在墓葬里头,我首先要确认这里有没有墓。
经过仔细的勘察,王永波没有发现任何墓葬的迹象。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要么是大墓,大封土墓,它要有墓框,要有夯土,这个作为我们专业来讲,墓葬的夯土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它和周边的土一眼就能看出来,而那个地方浮土下去以后,我在文章里表述过,就是积岩,是石头,没有墓穴,如果是墓的话,这东西要在墓穴里,也就是在椁室中,那要下去很深的,不会在封土顶上,不会在封土的半夯,就是这不符合长制。
现场的勘查排除了两组玉器作为随葬品的可能,那么它们的用途就显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了。王永波将视线投向了成山头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从地图上看,山东荣成的成山头,是中国海岸的最东端,比台湾岛的三貂角还要偏东 度,在古人看来,这里是陆地所能到达的最东点,也因此被推定为“天尽头”。史书上记载,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两位帝王——秦始皇与汉武帝都曾两次登临成山头。那么,这两组玉器有没有可能与哪个古代的帝王有关呢?作为一名专业的考古工作者,王永波首先从玉器的断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