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会用两腿直立行走之后不久,就开始学着制造工具。石器,是我们祖先最早的发明,也是人类独特的标志。
即便没有发现骨骼化石,通过石器,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古人类处于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
在中国其它地区发现的石器也大体相似,虽然地层年代不同,但打制石器的
技术却始终处在同一个制作水平,这说明,在东亚,这种生产技术被一以贯之,一经发明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然而,在非洲和欧洲,人们却发现,不同阶段的古人类,使用的石器有明显
的区别,一级一级向前发展,从简单的坎砸到细致的打磨,再到更精致多样的几何形石器。这种石器的发展情况,同东亚中国差别很大。
然而,在水洞沟遗址发现的石器中,新的情况出现了。除了那些一如既往的粗糙石器之外,似乎还有一些石制工具,与其他石器并不处在同一制作水平。他们非常精致,加工手法与其它石器明显不同!
这会是一些更加进步的石制工具吗?如果是,那么这些新型石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是中国古人类也在进化旅途中创造了新的技术? 还是暗示:有带着新技术的其他人种来到了中国?
1958年,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到广西做野外考察,从有关部门得知,柳江县一个农场的工人发现了头骨化石!这个新发现的头骨被称作“柳江人”。
这个头骨化石被带回了北京。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除了一些石器地点之外,这是古人类学家们第一次在中国找到新的原始人类头骨化石!
这个重要的标本被送到这里,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技师进行修理。
通过对地层和动物化石的测定,人们得知,柳江人生活在距今6、7万年到20万年之间。
经过修理,化石渐渐显露出一些新的特征,人们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研究。
柳江人的脑颅,看上去十分圆隆,这表明他们脑量增大,应该比北京猿人更聪明。在柳江人的后脑勺上,有一块轻微的突起,形状像是一片扁馒头。这种构造 在中国发现的其他头骨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令人不解的是,在欧洲,尼安德特人,头骨后部也有同样的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