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复旦大学生命遗传学院研究所的实验室,金力教授同外国专家合作,正在进行一项针对中国人基因分析的试验。这些基因样品,分别来自中国不同省份和地区的人群。
遗传学家们希望,通过对这些基因样品的分析,能够对我们自身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更完整清晰的认识。
隐藏在你我血液中的,会是怎样一段历史?
北京猿人的发现曾一度使我们认为,在东亚土地上生活的中国人,就是他们的后裔,然而,来自非洲和欧洲的化石发现却对北京猿人的地位提出挑战,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现,也有一些令人迷惑的现象,我们的祖先到底来自何方?答案似乎越发扑朔迷离了。
仅仅依靠数量有限的古人类化石,似乎已经难以圆满解释这个疑问了。人们将目光转向新兴的基因学研究领域。
80年代,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遗传学家康恩找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线粒体。
线粒体DNA只能通过母亲传给女儿,它不会进行复制和重组,但却会产生突变。每次突变都留下微小的标记,标记越多,历史就越古老。康恩和她的研究小组发现,拥有最原始标记的,是生活在非洲的非洲人。
也就是说,在骨骼形态上跟你我一样的现代人,最早出现在非洲!
利基家族发现的东非人和能人化石似乎也在告诉人们:早在170万年前,非洲就已经有了新的人类分支!或许,随着时间的延续,新的分支又不断在非洲出现,在这其中,有一支就是全世界现代人的共同祖先?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一支“新新人类”又到底出现于何时? 170万年前?50万年前?还是3万年前?
线粒体DNA再一次解答了这个问题。
康恩认为,线粒体突变有相对固定的周期。通过计算,就能够得出第一位人类女性诞生的时间!
1987年,第一个关于人类线粒体的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在论文中,康恩和威尔逊提到:“可以设定所有这些线立体DNA,共同起源于一个15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人”。
中国人真是从非洲到东亚的一群远古移民吗?在金力的内心深处,似乎并不能真正说服自己相信这个观点。
夏娃说的支持者们对东亚地区研究得并不深入,这使得关于中国人的来龙去脉多少显得有些含糊不清,他们到底是怎样从非洲来到中国的?抑或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必然的联系?
另一个因素也让金力对这个过于绝对的学说难以信服。这就是整个非洲说赖以存在的基础——线粒体DNA。
线粒体的突变本来是用来研究人类迁徙的重要工具,但过于频繁的突变却增加了不稳定性,它们会不会是一种干扰因素,导致以往的基因研究出现了某种偏差?甚至是结论性的错误?
跟康恩和威尔逊寻找夏娃不同,金力和他的合作者选择了男性。在男性体内,有一片特殊的DNA,就是只从父亲传给儿子的男性Y-染色体。金力认为,相比于线立体,Y-染色体更具优势。
金力在东亚中国收集到了1万多份基因样本,与此同时,在非洲、欧洲、美洲和澳洲,其他的遗传学家也已经分别广泛的采集了标本。关于Y-染色体的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这一次,人们要从更全面的角度来检验非洲起源说。相对于夏娃,这是一次寻找亚当的旅程,这两个来自生命内部的路标,真的都会指向非洲吗?
现在,一个男人向我们走来,它的生活时期在距今5、6万年前,他的Y-染色体上携带着一个重要、无规则的突变,这个男人有一个很平凡的名字:M168。
除了东亚,各大洲的标本中都发现了M168,跟夏娃学说一样,它最早出现在非洲。他很可能就是全世界现代人的“亚当”。
那么,今天生活在东亚的中国人,会是这些非洲“亚当”和“夏娃”的后代吗?关键就是M168。如果在东亚的标本上能够普遍找到这一突变,那么中国人作为全世界现代人的一个分支,也应该源自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