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是彩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早在距今约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仰韶文化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文化面貌与表现风格十分复杂,可分为半坡、史家、庙底沟、大河林、后岗等多种类型,其中以半坡、庙底沟、大河林最为著名。
甘肃与黄河有着不解之缘。马家窑人还是聪慧的技师,这些作品证明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纹线等纹饰,更是表现出他们娴熟的绘画技巧。
半山类型彩陶是马家窑类型的延续和发展,出现于公元前2500到2300年,在这些陶器设计中,不论是平面所能看到的器物腹部,还是站立起来所能看到的器物的肩部,都完美地用图案连接。静态中予以自然的动感,即突出了器物的端庄饱满,又富于节奏和韵律,这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工艺设计。
延续半山类型发展,马场类型的彩陶是黄河彩陶最灿烂最多产的季节,其器形之多图案之复杂、色彩之绚丽以及数量之多,都可谓登峰造极。
在北京的古陶艺术博物馆,马场彩陶中有一件舞蹈纹高颈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一件马场类型的作品,陶壶正面的中间绘有一个跳舞的女神,伴舞的人伴随女神的左右,也许是伴舞者为了向女神表现他们的虔诚和崇拜,舞动的非常卖力和陶醉,肢体大幅度摆动,使人不难想象出原始先民们纵情狂欢的场面。
红山陶罐上粗糙的刻痕并不是对自然的描摹。据专家分析,这些刻在陶罐上的符号很可能是一篇原始的祭文,而万字形的符号在古人看来则代表田地和庄稼,用这种方式向天祭祀,以求得风调雨顺,农业有好的收成。目前考古学还存在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个天降陨石说,这种说法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古代的历法图,这两种推理至今仍在求证之中。
1983年秋天,在红山文化遗址发掘中,牛河梁出土了一件罕见的陶制女神头像。她高度写实,形态逼真,脸形为方圆形,颧骨突起,双眼中镶嵌着两块经过抛光处理的青色玉片,她嘴角上翘,以特殊的笑容注视着5000年以后的人们。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代表。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玉龙,中国文化中流传着众多关于龙的传说,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神,是兽,是祖宗,也是天子。
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红山文化,处于北方原始文化的高峰期,当时的手工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制陶工匠们在夹砂陶器刻画出之字和更多的几何纹,渐渐创作和游戏的本能施放出来,他们制作出并非实用的玩具,线条简单却令人不禁莞尔。这不啻为人类艺术的童年。
这种陶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礼器,从色彩的鲜艳程度上可以看出,这些彩绘图案是陶器经过烧制之后再画上去的,当时拿彩色的天然矿物质颜料进行彩绘,边沿处还镶嵌了贝壳作为装饰,虽然出现年代是距今3500到4200年,但是艳丽的颜色依然穿透时空,传达着古人强烈的审美追求。从这些彩绘陶礼器上面的纹饰来说,我们发现这些纹饰主体纹饰是以各种云纹、雷纹、饕餮纹组成的,而这些纹饰都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
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它不仅改变了先民的生活习惯,还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艺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生产在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文化时期发展到顶峰,当时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工艺水平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龙山文化以黑、白、灰陶器为主要文化特征,其惊人之处在于出土的这些黑陶,黑陶造型精美,考古学家用“黑如漆,薄如纸,声如磬”来形容它。
几千年来,人们从来就没有见过黑色的陶器,更没有想过能够制造出来,那么古人是掌握了什么尖端的技术?制造黑陶的秘密又在哪里呢?
中国的研究者发现,黑陶上的黑色是不均匀的,这一点引起了研究者的猜测,会不会是在烧窑的过程中熏染上去的,他们开始了试验,点燃柴草以后把火灭掉,依靠柴草的浓烟来熏染这些陶器,结果出来了,他们烧制出了龙山文化一模一样的黑陶,这种烧制黑陶的方法就是人们所说的“熏烟渗碳法”。
在山东日照博物馆,陈列着一只造型优美的蛋壳镂孔黑陶高柄杯,这只出自4000年前的陶杯,是日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龙山黑陶的经典之作。
几乎在同一时期,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另一支重要文化——良渚文化中同样出现了黑陶,由于打磨工艺格外精细,贵族一般的黑陶成为良渚文化的典型标志,散发着低调的张扬。
龙山文化中,除了代表性的黑陶,陶器家族异常庞大而丰富,包含了以后历代生活用品的所有种类,陶圭既是一种炊具也是一种温酒的器物,在龙山文化中最为常见,陶圭的三个袋足,能够增大火焰的接触面,易于充分利用热能,专家还认为它是生殖崇拜的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圭的带足形状很像羊乳。
东夷民族以凤为祖图腾,繁衍出以各种鸟为子图腾的诸多部落。陶圭是东夷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陶圭上部很像一个鸟嘴的形状,盖子又很接近鸟的冠,把手看起来又非常像一个抽象的变形的鸟尾,在陶圭的腹部或者颈部经常会有一些旋纹,这些旋纹又很像鸟的翅膀。这些特征都证明了东夷民族崇尚鸟的风俗。
有一件陶铃,出土于山东日照东海域遗址,人们猜测它是一件乐器,最早的乐器起源于原始的巫术,当时只有巫人才能拥有使用乐器的权力。在中国的河姆渡遗址也曾发现过距今5000年前的吹奏乐器古笛,在中原地区我们还发现距今4700年前的陶埙,在日照市羚羊河遗址还发现了陶号。陶铃与别的乐器不一样,它是手摇的乐器,在此之前发现的都是吹奏的乐器,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也是乐器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