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一具成年男子的尸骨,距今有五、六千年,他的致命伤在股骨内,一枚骨镞嵌在里面……
人们可以想见战场上的一幕:在一场原始的残酷战争中,这个人也许被强敌追杀,返身逃跑,身后的敌人用弓射出一支骨镞,他中箭倒在了地上,慢慢地死去了。
弓箭已经不再只针对狩猎的动物,开始用作杀人的兵器。
作为狩猎工具,最古老的弓箭出现的年代已超过了3万年。弓箭是远古时期一项重要的发明,使得以狩猎和畜牧经济为主的原始民族,可以有效地获得猎物。经过上万年的漫长岁月,弓箭得到了很大改进,到新石器时代,箭镞从粗糙的打制石镞进步为便于大量制作的骨镞,之后,又逐步采用更加坚硬锐利的磨制石镞。
杀人于远距离之外,显然比近身格斗更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但是,原始弓箭还比较简陋,无法有效地阻止敌人逼近,原始格斗兵器的产生就成为必然了。人们用石头、兽骨做成尖头,绑在木棒的前端,这就是矛。石斧本来和弓箭一样,也是人们在劳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后来,出现了一种形制比较特殊的石斧,刃部比斧体要宽,而且磨成圆弧形,显然这种石斧并不适于砍伐树木或者开荒种地,这种特殊的石斧叫石钺。
用于战斗的石钺制作得日益精致,起初选用最坚硬的石材,然后出现了玉质的钺。玉钺不仅坚硬锋锐,而且色泽美丽,出土于浙江的一个新石器文化遗址里的一把玉钺上面,刻着神秘的徽记,仿佛是一个怪兽的头部,钺柄的两端还装有玉质的精美饰件,表现出原始的神秘和力量。
这些玉钺都是在身份较高的军事首领或者巫师的墓中发现的,是权威和地位的象征。钺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中国的商代,那时的中国正处在青铜文明时代,青铜成为最高贵和最贵重的金属,钺也就更多地用青铜来制造了。
有一把商代的青铜钺,出土在河南安阳殷墟的一个贵族墓葬中,它们外形扁平,上面雕刻着各种装饰纹路,于冷酷中展示出一种神秘的美感。有一件龙纹铜钺重8.5公斤,一件虎纹铜钺则重9公斤,看来,它们的主人是位体格强壮的将军,但铜钺上的铭文却让后人有些惊讶,上面清晰地刻着“妇好”两个字,显然是一位女性的名字。
在甲骨卜辞中,人们发现了妇好的详细资料,原来她是商王武丁的一位嫔妃,同时也是商王朝的女将军,她曾经担任过商军先头部队的统帅,统兵13000人,为商王朝建立了不朽的战功。女将军把生前钟爱的武器带到了死后的世界,妇好墓一共出土了近200件青铜兵器,代表了商代青铜兵器的最高水平。
当年,它们是商王朝军队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从商代到周代,再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一直是中国战场上的主角,而兵器的性能和铸造技艺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在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王墓葬中,人们能清晰地看到兵器工艺的进步。
这是一个被称为古代乐器博物馆的墓葬,很多人并不知道,曾侯乙墓同时还是古代兵器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