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改进使得弩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弓。出弦的箭劲道加大,射程更远,装上箭之后可以从容瞄准,待机发射,不受张弓时间的限制。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人还发明了一种连发弩,可以集中发射。
在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就有弩兵的形象,还有弩的遗迹。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然可以复原当初的秦弩,据此复原的秦弩,有着惊人的力量,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
到了汉代,弩兵已经作为一种兵种,在军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兵种叫“材官蹶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古近代馆主任黄亦兵介绍说,“蹶张”是一种弩的名字,这个弩有那种臂张弩,用手臂就可以把弩的弓弦拉开的,还有力量更大的弩,需要用脚来蹬这个弦,这个蹶就是踩和踏的意思,这个弩就叫蹶张弩,在步兵部队里面,有专门用这种蹶张弩的特种兵,就叫“材官蹶张”。
远射兵器发挥的作用不仅是野战,更重要的作用是在攻城上。
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威力巨大的绞车弩和床子弩,虽然没有留下实物,但专家根据史书记载复原了当年的床子弩,安放了三把大弓的床子弩,张弩时用粗壮的绳索把弩弦扣连在绞车上,士兵们摇转绞车,张开弩弦,安好巨箭,放射时,要由士兵用大锤猛击扳机,把箭射向远方,这种床子弩的箭还叫“踏橛箭”,这个名字的来由是因为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的攻城战使用了大量特殊的装备,有保护士兵的防护车,有登墙用的云梯,还有防止敌人进入城门的布满尖刀的战车,而在所有攻城武器中,最常用的是一种巨大的机械装置叫抛石机。
抛石机的雏形在春秋末期的越国就已经出现,相传当时就使用了可以把12斤的石头,抛掷到200步远的攻城器。北宋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宋、辽、西夏相互对峙,战争频繁,当时各个政权的军队都普遍使用抛石机。
抛石机是当时最重型的远射兵器。
无论怎样改进,抛石机抛出的也还只是石头,杀伤的威力是有限的。在人类历史上,所有只利用了物理学原理的兵器都被叫做冷兵器,而身处在冷兵器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杀人的兵器究竟还能到达怎样可怕的程度。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炼丹家成了人类最早的化学家。
他们发现,把硝石、硫磺和木炭等物品混合在一起,能产生巨大的爆炸性能,这就是最原始的火药。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最迟在公元808年以前,就发明了火药。
火药发明后,大约在10世纪时的北宋初年,便被兵器工匠们用在远射兵器的设计上,投入到战争中了。
人类从此进入到热兵器和冷兵器混用的时代,战争的场面更加宏大。
抛石机是怎样变成炮的呢?火药发明后,工匠们制造出了一种外表涂有沥青和黄蜡的可爆炸的圆石球,石球落入敌方阵地,发出轰然巨响,火光腾空,并喷发出一股呛人的烟雾,炮弹也可以是蒺藜火球,它利用爆炸的强大推力,把球内的铁蒺藜撒放开来,杀伤力更大。
弓箭也变了,这样的弓箭因为有了火药的成分,而被叫做火箭,火箭还分成很多不同的种类,这种火箭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一窝蜂”。黄亦兵介绍说,“一窝蜂”是一种齐射火箭,在一个箭筒里面有32支火箭,药捻都是连在一起的,点燃了以后,32支火箭一下子全都能够发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