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消失的金国:立马吴山志未酬(二)(2)

2009-07-29 14: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为了在大臣中得到支持,完颜亮还假托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上了天宫,天帝令他灭掉南宋,以此来证明自己伐宋的主张是天意。但他周围的大臣多数都不

为了在大臣中得到支持,完颜亮还假托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上了天宫,天帝令他灭掉南宋,以此来证明自己伐宋的主张是天意。但他周围的大臣多数都不赞成出兵南宋,认为与南宋订有合约,师出无名,国家人心思安,金军不习南方作战,又劳师袭远,粮草难济。于是完颜亮大开杀戒,就连他的嫡母徒单太后,都被他杀掉,其他的人自然是噤若寒蝉,不敢再反对了。“统一思想”之后,他又打算迁都。当年他把首都由上京迁往中都,就有为南侵考虑的因素。现在既然准备出兵南宋,就觉得这中都也未免太远,又把首都迁到了南京汴梁。同时罢废了宋金边境的榷场贸易,接着又大量征兵,开始为战争做全面准备。

正隆六年(1161年)中秋,完颜亮在汴京新修的宫殿中赏月,云雾涌天,闭目不见,心焦气燥的完颜亮词性大发,作《鹊桥仙•待月》: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作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先不说词句好歹,一股横霸之气已经扑面而来,也能看出完颜亮在侵宋之前的焦灼心态。不过这“仔细看,嫦娥体态”,虽然是说要截云看月,暗喻他对南宋的觊觎之心,却也有他一点个人的打算。原来他身边的内侍梁统,原是宋人,对他说宋高宗身边的刘贵妃,是个倾国倾城的佳人,发誓“得天下绝色而妻之”的完颜亮,自然对此大感兴趣,恨不得立刻攻下南宋,把“嫦娥”弄到手。于是就在这一年的九月,完颜亮做好一切准备,发动全国六十万兵力,组成三十二个军,全部出动,进攻南宋。出发之前,他还趾高气扬地跟将领们说,多则一百天,少则一个月,一定能扫平南方。他还惦记着他的“嫦娥”,连给刘贵妃将来要用的衾枕被褥都准备好了。

就在完颜亮积极备战,虎视眈眈的时候,南宋朝廷还沉迷在“和议”带来的苟安局面。从金国出使归还的南宋官员,曾向宋高宗报告说金人正在汴京大肆营建,肯定有南侵之意。高宗却自我安慰地说这不过修行宫罢了。后来完颜亮的南侵意图越来越明显。宋高宗也不得不开始做了一些准备。但却还抱着求和的幻想,所以这准备工作也就拖拖拉拉。于是完颜亮的大军一路攻城略地,过了淮河,可没想到却在长江边上的采石矶,被一个书生虞允文打得大败。

起初,南宋负责长江防务的官员弃城逃跑,被朝廷免职;而接替他的人还没有到任,江防部队无人指挥,处于一片混乱状态,难以抵挡金军的进攻。如果长江天堑不能固守,南宋就危在旦夕。这时,朝廷派中书舍人虞允文来采石犒师,他虽然是个书生,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争,但看到军无主帅,情势危急,便挺身而出,主动担任江防指挥。由于金人的战船多是临时拆用民房的木材建造的,很不牢固,而宋军则有多种战船,船体坚固,在水战上就占了优势。同时,虞允文还对江防作了周密的部署,凭借水战长技,加以水陆结合,以御金军。等宋军刚布置完,金兵就开始渡江了。完颜亮亲自挥动着小红旗指挥,几百艘金军大船迎着江风,满载着金兵向南岸驶来。这时江面上的宋军战船,也向金军的大船冲去。宋军的战船虽小,但是很坚实,就像尖利的钢刀一样,插进金军的船队,把敌船拦腰截断,敌船纷纷被撞沉。江上的金兵又听到南岸鼓声震天,看到山后无数旗帜在晃动,以为是宋军大批援兵到来,纷纷逃命。

金军遭到意料不到的惨败,气得完颜亮暴跳如雷,一肚子怒气发泄在兵士身上,把逃回去的兵士全都打死。他还不甘心,第二天又派兵渡江,却被宋军把他的三百只大船困在江心和渡口,一把火全烧了。于是完颜亮只好另想出路,带着留下的人马到扬州去,想到那里去渡江。

其实,这时完颜亮手下的士兵已经是人人厌战了,听说还要渡江打下去,都怨声载道。但完颜亮也有他自己的苦衷。在此之前,留守东京的完颜雍已经发动了政变,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大定。完颜亮很惊诧,说这个年号本来是打算在自己平定南宋之后用的,现在却被完颜雍用了,这难道是天意么,感叹不已。天意与否是很难说清,但如此结果却也是完颜亮的荒淫好色造成的。完颜雍的妻子乌林答氏,貌美聪慧,孝敬公婆,治家有法,和丈夫的感情很好。她还给丈夫出谋划策,劝他多献珍宝给完颜亮,博得了完颜亮恭顺的赞誉,在完颜亮大杀宗室的时候能幸免于难。完颜雍在外任职,乌林答氏始终跟随在丈夫的身边。但完颜亮对这位美人,早就垂涎三尺了。等完颜雍任济南尹时,就命令他把妻子送到中都,一方面作为作人质,一方面也可以满足自己的淫欲。乌林答氏思虑盘算,如果抗旨不去中都.完颜雍将因此遭杀身之祸;如果听命前往,必然名节不保。于是深明大义的乌林答氏决定舍命保夫,与完颜雍诀别后,前往中都,在中都附近的良乡自杀。夺妻之恨使完颜雍对完颜亮充满了刻骨仇恨,现在一有机会,就发动了政变。

后院失火,前线作战又不利。进退两难的完颜亮还想充面子,打算先攻下南宋,再回师北伐。可此时完颜雍即位的消息已经在军中传开,军心动摇;而完颜亮为了渡江必胜,又把逃亡的士兵统统杀掉,于是人心更加不稳。十一月二十六日,完颜亮集中兵力,勒令将士们在第二天从瓜州强渡长江,后退者斩。结果当夜就突发兵变,完颜亮还以为宋军偷袭,不料一看,射进帐篷的利箭却刻着金国制造的印记,他明白大势已去,本欲困兽犹斗,但连自己的箭囊都未找到,便被乱箭穿身,叛兵蜂拥而入,又一连几刀将他砍得血肉模糊,并用绳束套上他脖子用力将他勒死,用大氅裹住尸体焚毁。后来,金世宗完颜雍降封他为“海陵郡王”,谥号为炀帝,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的墓地间。臣下上奏说完颜亮罪恶深重,不应封王,也不应葬在诸王墓地。完颜雍又废他为“海陵庶人”,改葬于墓地西南40里处的平民坟茔。

岳飞之死与宋金之间的故事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代词风大盛,上到达观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能文绉绉地冒出些灵感来。不过宋词虽不计其数,但从艺术和思想抱负两方面的结合来看,还是只传下少数作品的岳飞所写的这曲《满江红》称得上是独占鳌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之所以岳飞能够写出如此大气磅礴、震撼千古的佳作,只在于他曾经身为南宋王朝对抗外敌侵略的最后希望,只因为他拥有一支令金军闻风丧胆的岳家军,可以实现收复北方、迎回徽钦二宗的愿望!

靖康元年,正是北宋政府面临着危险之际,岳飞就在此时投军抗金,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将完颜宗弼渡江南进,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率部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地区,袭扰金军,多次获胜,并收复建康,升任通泰镇抚使。公元1133年(绍兴三年),金扶植的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今属湖北)等郡。次年四月,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收复六郡,因功授清远军节度使。六年,出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举兵奇袭刘豫军,以部分兵力东向蔡州(今河南汝南)诱其来攻,主力自襄阳出击伊阳(今河南嵩县),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失地。七年,岳飞乘金朝废除刘豫之机,提出举兵收复中原的主张,多次上书反对与金议和,均遭高宗和丞相秦桧拒绝。十年,完颜宗弼毁约南进。岳飞按照其连结河朔进军中原的方略,遣将联络北方义军,袭扰金军后方,自率主力北上,在郾城、颍昌之战中大破金军精骑,击败金军主力。

郾城、颍昌一战,金军精锐尽失,而宋军则是斗志高昂。岳家军全线进击,包围东京。完颜宗弼号称以十万大军驻扎东京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镇,但在受到岳家军前哨五百背嵬骑兵攻击后即全军败溃。宋军重新夺回了东京汴梁!

捷报传来,举国欢庆,岳飞更是宣称要打破自己颁下的戒酒令:“今次杀金人,直捣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当与诸君痛饮!”

岳飞的雄心壮志感动了后人,却没有打动朝廷的心。正当岳家军乘胜追击,出击攻占河南州郡要害、欲直捣黄龙之时的七月十日,岳飞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其中全是措辞严峻、不容反驳的急令,命令岳家军必须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则去“行在”临安府朝见皇帝。

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岳飞愤惋泣下,朝东往“行在”临安府的方向一再行拜礼,仰天长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一天十二道金牌却是任何人都不敢抗拒的,即便是岳飞也不得不忍痛下令班师。浴血奋战夺得的故土,重新沦陷在金人手中!

岳飞奉命班师,却又在归途中被不断地调来调去,最后终于有了一个确切的旨意,令岳飞“疾驰入觐”,“赴行在奏事”。

刚回到临安,岳飞便被剥夺了一切军职,仅授予枢密副使的闲职。

但在这个位子上,岳飞也没有能够稳稳当当地坐下去。时隔不久,岳飞父子便以谋反罪名被逮捕审讯。

谋反之事本系子虚乌有,任高宗、秦桧和其党羽用尽酷刑,也不能从岳飞父子口中得到关于谋反的只言片语。

岳飞被捕入狱之事在朝野上下激起了强烈反响,虽然满朝文武因惧怕秦桧的权势而不敢发怒,但太子太保韩世忠却挺身而出,直指秦桧的卖国实质。同岳飞一样,韩世忠也是一代抗金名将,统兵多年的他在军队中深得人心。韩世忠直言不讳让军队里也出现了人心骚动的迹象,兵变一触即发!

眼见事态发展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高宗和秦桧不敢再掉以轻心。释放岳飞,则意味着他们二人精心构建的划江而治的求和政策宣告破产,也等于投降派向主战派的妥协。这对于高宗的皇权和秦桧的政治生命来说可是个巨大的打击。因此,君臣二人只能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作最后的选择。

公元1142年(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杭州大理寺的风波亭迎来了一个飞扬着雪花的除夕之夜。已是遍体鳞伤的岳飞面前摆放着厚厚的一摞白纸。秦桧和他的党羽们试图做最后一次让岳飞“招供”的努力。

岳飞抬起头,一支笔,一壶酒:笔是上好的狼豪;酒,却是断肠毒药!

他提起笔,看了一眼精美的酒壶: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而自己,却将要倒在一直忠心耿耿对待的朝廷手下,而且,欲加之罪竟然是谋反!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