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班固的《汉书》将上古帝王从皇帝推至伏羲,至此,伏羲才登上官定正史。从此以往,在传世的古代典籍中,伏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对伏羲的记载从零乱到系统的衍化过程。伏羲究竟是否真有其人呢?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功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探源工作,以往遭冷落的五帝研究,包括三皇研究在内,重新被提上日程。现在,研究者已从五帝时代上溯到三皇时代,追寻中华远古文明的足迹。
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人类遥远的远古时期,由于记录手段的缺乏,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历史往往就是用神话和传说的方式口口相传,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和实物记载了历史,而语言和歌谣则演绎着神话。
传说中伏羲诞生的甘肃天水大地湾,曾经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彩陶,也拥有距今七千八百年的人类生活遗址,除此之外,大地湾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它是否能够印证伏羲时代的存在呢?
从1978年到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地湾进行了持续的田野发掘,发现了史前先民居住过的房址、储藏物品的窑穴、烧制陶器的窑址以及墓葬等七百多处遗迹,出土了近万件陶、石、玉、骨器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这个发现,轰动了中国的考古学界。
中国先秦史学会秘书长宫长为介绍:我们从考古学角度来看,这个甘肃天水这个秦安大地湾文化一期这个年代,我们一般它是属于前仰韶时期文化,前仰韶时期文化是我们一般来说,这个文化距今有八千年左右,一般认为就和我们传说的伏羲文化就接近了,因为古代传说伏羲文化在那个地方。
目前,人们把大地湾的史前文化遗存划分为四个时期。它的时间最早可以上溯到距今七千八百年,而最晚的遗存距今大约四千八百年,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在早期的遗址中,不光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彩陶制品,同时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种植农作物-黍。说明在七千多年以前,大地湾就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在遗址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大量牛、马、羊、和猪的骨头。而这种现象,与伏羲教会人们从事渔猎和畜牧的传说有着某种契合。
大地湾原始村落出土的文物遗存证明,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还处在原始社会由渔猎时代向畜牧时代的过渡时期。在众多的彩陶动物花纹中,以鱼纹图案最盛;在数以万计的兽骨标本中,大量的是家畜家禽遗骸;房屋建筑类型繁多,井然有序;室内灰坑窑穴数以百计,窑穴中藏有大量粟粒;在各种陶器上刻的记事符号有十多种形状和花纹。这说明当时渔猎生产仍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居于重要地位,畜牧生产已有一席之地,创文字的活动已经开始。而这些考古发现都和伏羲教民结网捕鱼、狩猎驯畜以及画八卦、创文字的传说恰好是吻合的。
大地湾的考古发现,鲜明地体现出在长达三千年的时间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产力逐渐提高,社会结构逐步发展,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这与中国典籍中上古系统里伏羲时代的定位是非常接近的。
如果说大地湾的史前人类生活遗迹印证了伏羲时代的真实性,那么河北新乐与河南淮阳的伏羲传说又该如何解释呢?中山大学许永杰教授在新乐伏羲台附近所发掘出来的陶片,为什么也被看作是伏羲时代的遗存呢?甘肃,河北,这两个地方即使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彼此的距离仍然显得遥远,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史前时代,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答案还要在陶片的身上去寻找,在考古学中,有一种研究方法叫做考古类型学,通俗的说,就是将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考古发现,在材质、图案、造型和用途等方面加以比较,从而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今天的研究者,通过对大地湾早期遗址的相关研究和碳十四测定,判定它最早的年代为距今七千八百年。同一遗址出土的彩陶,在时间上也属于这一时期,它们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彩陶。
比大地湾年代略晚的史前文化遗址是仰韶文化,它的发现地点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仰韶文化的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年。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同样出土了大量的彩陶,研究者根据在不同地点发掘出的不同彩陶,把仰韶文化分成了几个不同的时期。
从彩陶上来看,早期的代表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彩陶,它的时间为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其装饰也以彩绘为主,在器物上绘有精美的动物彩色花纹。通过对彩陶的图案花纹和器物造型的研究,人们发现半坡彩陶与大地湾彩陶属于同一文化类型,在大地湾出现的简单图案,在半坡变成了更加复杂的鱼纹动物图案,大地湾的造型古朴原始的小口尖底陶器,在半坡遗址变为线条优美流畅的双耳尖底瓶。所以从时间上看,大地湾文化遗存时间较早,半坡略晚。所以学者们把大地湾文化称为前仰韶时期,而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早期类型。
那么许永杰在新乐何家庄发现的陶片又是什么时候的呢?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许永杰介绍:陶片筐里装的陶片,从我们考古学上讲,叫做西阴文化,是西阴文化的陶片。
西阴文化得名于山西省夏县的西阴村遗址,它的发现者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创人李济。1926年,李济带领一支考古队在西阴村进行田野考古发掘,这也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在西阴村,李济发现了史前人类生活的遗存,同时也出土了大量的彩陶残片。他推断这是一处属于仰韶文化的史前人类遗迹。距今时间为五千九百年到四千七百年左右。这次发掘,捡拾起中华文明一段重要历史-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更标志着现代科学考古进入中国。
1994年,为了纪念李济田野考古七十周年,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再一次来到了夏县的西阴村,在这里,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发掘工作。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介绍:我们在那里进行了两个半月的发掘工作,共发掘了五百七十六平方米。就是李济发掘了二十平方米,我们发掘了五百七十六平方米。共复原了一百二十件完整的陶器。
这个发现让学者们倍受鼓舞,在复原工作完成之后,他们对这些陶器进行了分类研究。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介绍:彩陶有彩陶钵、有盆、有这个两种瓶子,一种是双唇口小口尖嘴瓶,一种是葫芦口,就是上面是葫芦形的,大量的夹砂罐和泥制罐,罐子,放东西的。还有也发现了一些陶灶、陶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