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伏羲台探秘:寻找上古迁徙的足迹(二)(3)

2009-09-28 14:27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在西阴村发掘出的彩陶残片上,人们还注意到一些美丽奇特的花纹,这些花纹大多是三角形勾勒的形状,有点像玫瑰形的花瓣。通过研究,学者总结出了西

在西阴村发掘出的彩陶残片上,人们还注意到一些美丽奇特的花纹,这些花纹大多是三角形勾勒的形状,有点像玫瑰形的花瓣。通过研究,学者总结出了西阴村出土陶器和彩陶的类型特点。考古学家张忠培在这次西阴村考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把西阴村所代表的史前文化类型称为西阴文化。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许永杰介绍:西阴文化最有特征的陶器实际上只有两件,一件是重唇口的小口尖底瓶,重唇口就是有两个口唇部分,彩陶是它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彩陶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花卉纹的彩陶和鸟纹的彩陶。

西阴村的发现,让学者们想起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一次考古发掘。1956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县庙底沟也发现了类似西阴村的史前遗迹。该遗址的第一期遗存也被判定属于仰韶文化,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就是重唇口小口尖底瓶和花卉纹彩陶盆钵。这与之前已经发现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半坡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是以杯形口小口尖底瓶和鱼纹彩陶盆钵为特征的。

根据这些发现,人们把仰韶文化分成了不同的时期,早期为陕西西安的半坡类型,中期为庙底沟类型,也就是西阴文化。

至此,依托田野考古的发现积累,如果我们选择每个遗址最早的时间上限,就会串联起一条清晰有序的历史脉络。距今七千八百年前,伏羲时代的原始部落生活在甘肃天水一带,对应的史前遗址是大地湾。在距今七千年左右,他们进入到今天陕西西安一带,对应的遗址是半坡。随后,伏羲部落的踪迹又出现在河南三门峡一带的黄河两岸。对应的遗址就是庙底沟和西阴村,时间为距今五千九百年。河北新乐何家庄也属于最后这个时期。这个时间顺序,也许就是伏羲时代华夏原始部落的历史传承发展脉络。

但是,打开地图我们又会发现,虽然这个顺序在时间上没有问题,在空间的跨越上却疑问重重。

从甘肃天水大地湾到陕西西安的半坡,再到河南三门峡一带,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很多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彼此之间的地理位置都比较接近。但是从河南的三门峡到河北新乐,路途遥远。在生产力落后的伏羲时代,那些原始部落又是如何到达那里的呢?

1982年,由国家文物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组成的晋中考古队,对山西中部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和发掘工作。他们来到山西省汾阳市,著名的杏花村汾酒厂就坐落于这里,1982年,考古队员在酒厂的旁边开始了发掘工作。山西考古所副所长马升,当年就是考古队的成员之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马升介绍:我们在这儿进行了三个多月接近四个月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从半坡文化一直到商代晚期的大批遗存,包括遗迹,包括遗物,从现在我们可以随地捡到的这些东西,这些就是相当于仰韶文化的红陶片。这个因为它的纹饰已经看不清楚了,但是从整个它这个弧度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它是一个钵。这块儿呢,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它是个是很小的东西,但是能看到它这个纹饰,它是个线纹,线纹当时说,大部分的红陶的线纹是在小口尖顶瓶上存在的,这在西阴文化里头也有很多。

直到今天,我们仍旧可以看出考古现场排列有序的土层中不同时代的遗存。它们的时间跨度长达几千年,从仰韶时代一直到东汉时期。

汾阳,地处山西中部,距离西阴文化的中心所在的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交界区域有几百公里。而带有西阴文化特征的陶片,在这里的大量出现,正是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克林介绍:在杏花村我们发现这个点,它基本上跟晋南这个西阴文化是一个类型的,它主要特征是以这个陶器上的所谓玫瑰形的花卉纹为主,所以我们讲它是西阴文化的特征,它的水器的尖底瓶是双唇的特征,所以我们证明杏花村遗址,跟晋南、跟河南、豫西的是一回事,是一个时期的,它往北边的一个点。

经过晋中考古队长达一年的发掘,在山西中部汾阳地区的段家庄也发现了属于西阴文化的彩陶和陶器,这充分说明在当时,伏羲文化已经传播到了山西中部地区。

1989年,吉林大学、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组成的忻州考古队,发掘了山西忻州的游邀遗址。在遗址下部的一些单位中,也发现了西阴文化陶片。这说明伏羲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了山西北部地区。

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印证了伏羲的传说,而2006年河北新乐何家庄西阴文化的陶片的发现,为伏羲研究又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不仅新乐的考古发现相距传说中伏羲的出生地甘肃天水晚了近两千多年,而且传说中伏羲所拥有的发明创造和功绩似乎也不可能光凭一个人、一代人就可以实现。伏羲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就如同三皇五帝其他的几位一样。

从甘肃天水大地湾出发,经过西安半坡,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山西中部汾阳的段家庄和杏花村,再到山西北部的忻州、游邀,最后来到河北新乐,这是一条长达两千多年的人类生活和迁徙路线。

关于伏羲的种种传说,也许正隐含了这一段远古华夏民族繁衍、融合、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介绍:对于伏羲这样的传说,我们一方面要从科学角度加以分析,加以研究,另外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民间传说反映了中国先民的一种历史的记忆。从这方面来看,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是有深厚这样的凝聚力。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它是一个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样古老的民族。从这方面来说,我们来纪念伏羲,探索伏羲所代表的古史文化,应该也是有特别的价值。

走进今天的新乐,伏羲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何家庄的三月十八庙会也有了新的名称-伏羲文化节。每年都有数以万计、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到这里寻根问祖,祭拜伏羲,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盎然生机。

伏羲,仍然是一个充满悬念的秘密,它包含着我们这个民族最早的文明记忆,穿梭在古老的传说和远古的历史之中,等待着揭开谜底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