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杨方教授还注意到,地图中华中地区红圈内‘标注出“湖南”,“湖北”的字样,这也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而明代并没有湖南湖北的行政划分,它们在当时被统一称为“湖广省”。
针对侯杨方的这个质疑,刘钢认为,天下全舆总图绘制于清代乾隆时期,而那正是文字狱所盛行的时代。
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但是刘钢认为这是地图的清代临摹者有意为之的结果,清代盛行文字狱,如果地图反映出明代的行政划分而不加以修正,很可能为此要受到官府的追究。所以做了这样的技术处理。
江南地区标注为“南直隶”和“安徽”,同样,明代也没有江苏和安徽,它们被统一称为“南直隶”,那么地图中的“安徽”又作何解释呢?既然要避讳,有文字狱,那么地图中为什么出现南直隶的字样?这更犯讳,而且地图中还有女真的字样,这又怎么解释?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刘钢找到了一幅绘制于清代中期的地图,有的清代地图中也有南省的字样。
关于天下全舆总图的真假争论,一时间你来我往,十分激烈。质疑的学者列出了很多疑点,刘钢也借助媒体予以反驳,2006年3月23日,刘钢公布了新西兰维卡托大学实验室对天下全舆总图纸张的测定结果。该测定显示,地图纸张制造年代为清代的可能性大约是百分之八十左右,另有百分之九点二的可能性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刘钢认为这个结果可以佐证莫易仝在公元1763年,根据明代地图仿照绘制天下全舆总图的说法。但是这个结论丝毫没有被持反对态度的学者们接受。
他们认为:实验室只是对一张不知来源和无任何墨迹的白纸片进行了碳14年代测定。怎么证明这张纸是来源于那张地图呢?
对于这种质疑,刘钢显得比较无奈。
自从刘刚向社会公布了《天下全舆总图》以来,争论就这样一直持续着。很少有学者认同刘刚和他的地图。但是刘刚却坚持自己的观点,在支持他的人当中,英国海军退役军官加文·孟席斯的态度非常鲜明,作为一位业余历史爱好者,孟席斯认为,第一次完成环绕地球航海旅行的人是中国明代的郑和和他的船队,他们最早完成了围绕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甚至包括南极大陆在内的航海旅行。与刘刚一样,加文·孟席斯的这一观点虽然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但是很少得到学者们的赞同。有意思的是,加文·孟席斯之所以会对古代航海产生兴趣,原因竟然也是古代地图。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长期以来,在西方一直就存在着一批奇怪的地图。它们充满了令人费解的谜团。而《天下全舆总图》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惊人的相似——那就是,这些地图所描绘的世界,都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知。
这幅地图由著名的欧洲制图师让·罗兹绘制而成。
并于1542年献给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它描绘出了非洲、亚洲、印度和中国。更令人惊奇的是它还绘出澳大利亚的东部、西部和最北部,时间比18世纪欧洲人全面探索澳大利亚大陆早了两百多年。
比如这张毛罗地图,是由威尼斯人弗拉·毛罗在1459年绘制而成。他在欧洲航海家绕过好望角的30年前,就绘出了好望角,而且准确地描绘了好望角那容易辨认的三角形形状。
这些古代西方地图,让加文·孟席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既然在西方地理大发现之前,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地理情况已经被绘制在地图之上,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些地理知识来源于另外的航海家,他们到达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绘制了地图,最后,这些地理知识又被西方的地图绘制者得到,从而出现在西方自己的地图之上。加文·孟席斯认为,在地理大发现之前,能够做到环绕世界航海旅行的人,就是郑和和他的船队。
加文·孟席斯在这些西方地图中寻找着证据,他认为,毛罗地图中关于非洲好望角的知识,就应该来自于郑和船队。在研究中,孟席斯发现了一份十五世纪的手稿,手稿里提到了毛罗在绘制地图时,曾经得到过一位名叫康悌的意大利旅行家的帮助。
据此孟席斯认为,康悌曾经加入过郑和的船队,并且跟随船队进行了环绕世界的航海旅行。毛罗地图中好望角的知识,就是康悌告诉毛罗的。但是浙江大学的龚缨晏教授却否定了孟席斯的这个观点。他注意到,毛罗地图中,在中国的北部地区,标注为契丹,中间标注为赛里斯,中国南部标注为蛮子,这三个名称,都是中世纪欧洲对中国的称呼。
在这张著名的毛罗地图中,孟席斯还找到了一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地图好望角的旁边,毛罗写下了这么一段注释:大约在公元1420年左右,一条船途经男岛和女岛,横渡了印度洋,并绕过迪布角(Cap de Diab),穿过绿岛和暗海,向西方和西南方航行了40天。在这段话中,出现了junk这个词,它通常是指中国式帆船,孟席斯认为这就是郑和船队绕过好望角的最有力的证据。
有专家认为:孟席斯搞错了,这是翻译的问题,原文中不是junk,而是?oncho,指的是阿拉伯式帆船。而且暗海这个词,本身就是阿拉伯人对南大西洋的称呼。
这张地图名叫皮里·雷斯地图。绘制于1513年。在这幅地图上,非洲和南美的海岸线绘制得很详尽,甚至连南极周围地区的轮廓和海岸线都精确地在地图中显示出来,同时还标出了南极内陆的山脉,而这些山脉直到1952年才被人类所了解。一些学者甚至认为,皮里·雷斯地图的准确度非常类似于现代高空摄影的成像效果。
在龚缨晏看来,加文·孟席斯对这些西方古代地图的质疑都是错误的,它们都不能为孟席斯的观点提供证据。比如那张皮里·雷斯地图中所描绘的南极,其实它反映的只是古代西方人对于南方古大陆的一种猜想。
自古以来,西方的学者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世界地理的探索。古希腊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托勒密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既然当时人类已知的世界都位于这个球体的北方,那么出于对称平衡的需要,在遥远而无人到达的南方,一定也有一个相对应的大陆存在。这就是古代西方学者猜想中的南方古大陆。正如现在我们在镜头中所看见的,很多西方的古代地图,都遵循这一理论,在尚且无人到达的地球南部都绘制出了一个假想中的大陆。龚缨晏认为,皮里·雷斯地图中所谓的南极,正是这种绘图习惯带来的结果。它所描绘的其实还是假想中的南方古大陆。而且,如果按照加文·孟席斯的观点,是郑和船队到达了南极,并将这一发现传播到了西方,那么就出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