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棺椁:灵魂从此升天

2009-11-09 10:44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青子园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为四棺一椁,棺椁上的漆画十分精美,是西汉时期的传世国宝。

马王堆一号汉墓棺椁用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底正中。椁室上下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层层填土夯实 。

一号墓非衣通高2.05米,以每尺0.23米换算为8.9尺,约等于9尺,两侧臂高为通高的1/3,即3尺,通高和臂高相加也为1丈2尺。

马王堆一号墓棺壁厚度近似4寸、5寸和6寸,令人想到《礼记·丧大记》所述“君大棺八寸,属六寸,木卑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属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属四寸;士棺六寸”这种以棺椁厚度象征墓主身份的制度。但如果考虑到汉占筮尺使用的可能,这些数据背后很可能还有另一层意义。有关占筮尺的记载原见于《淮南子》,虽在今本《淮南子》中已不存,但仍保存于宋《事林广记》。占筮尺为官尺的1.1倍或1.2倍长,分为财、病、离、义、官、劫、害、吉(或本)8个刻度,其中1、4、5、8,即“财”、“义”、“官”和“吉(或本)”为吉星,其它为凶星。

朱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三层,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棺为梓木,通体内外髹朱漆。

外壁在朱漆上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绘出龙虎相斗、双鹿腾云、双龙穿壁,以及仙人、云气、仙鹿等,整幅画面充满海外仙山与神仙洞府神迷迷离的气氛,并以此表达吉祥升仙的主题。

黑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二层,棺为梓木材质。

棺内涂朱漆,右侧板内壁中上部的朱漆面上,有黑漆勾出的奔马和人,笔画草率,勉强成形。棺的外表,以黑漆为地,彩绘奔放的流云,以及仙人、神怪、禽兽,构成一个奇幻的仙境。云纹的轮廓线显著高起,这是汉代新兴的堆漆装饰技法,立体感强,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仙人游乐、骑鹤持枣、怪神狩猎……好一个“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的世外桃源。

云气纹是战国时兴盛起的一种漆器装饰题材,到汉代,云气纹得到了更大的张扬。

汉人好神仙,云气纹中加画各种兽、神禽和神仙,构成了一种称为“云虚纹”的新纹饰,组成寓意吉祥如意、辟除邪厉的图案,为汉初漆器上的主体纹饰。

云虚纹漆画其实是人们幻想中的仙境,它被描绘得美妙神奇。那一朵朵云彩犹如行云流水,一百多个神仙栩栩如生,一组组怪兽形态生动,随着急速回转的流云翩翩起舞,它所展示的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汉代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这里凝聚与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与情绪。

云虚纹是《后汉书》记载漆器纹饰的一个名称,即指云气纹中加画神兽的一种纹饰。

《汉书·郊祀志》:“钟虚铜人皆生毛"。原注:“ 虚,神兽也”。《后汉书·舆服志》载:太皇太后车“云虚纹画车 ”、云虚纹有时简称虚纹(古字“ 虚”、“虚”相通)。

云虚纹中最多的是一种长鹿角的神兽,它大概是汉人常提到的名为"虚"的神兽。汉代铜镜铭文说虚是一种能“辟邪除凶”、“辟不祥”、“延年益寿”、“长乐万世”的神兽。所以,它被人们视作吉祥物,画在生养死葬的各种器物上,以保佑生者和死者,使他们平安、吉祥如意。

锦饰内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四层,棺内修朱漆,棺外髹黑漆。

盖棺之后,在黑漆层外面,横缠了两道宽12厘米的帛束,每道六七层。然后在棺的盖板和四壁板上,分别粘贴一层带菱形勾连纹的贴毛锦。壁板外所贴菱花贴毛锦的周边,又加饰一条宽12厘米的铺绒绣锦,中间又横贴一道,即贴成“日”字形。

过去在长沙地取得战国墓中,曾发现保存完整的带束木棺,但棺外贴丝织品作装饰的现象,还是首次发现,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

(责任编辑:多宝阁)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