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神秘银锭引出的张献忠宝藏(四)

2009-11-21 09:56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2005年四川彭山出土七枚银锭,确认为张献忠之物,银锭的出土为“张献忠宝藏”提供了有力佐证。我们能否根据藏宝图找到张献忠的宝藏呢?

2005年4月20日,四川省彭山县,岷江大桥施工工地,工人在桥底挖出了七枚重50两的明朝官银,这个偶然的发现,揭开了一个巨额宝藏的惊天秘密。而更奇怪的是,深入调查却发现,三百年间江口曾经陆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明代金银器,并且这些东西都跟张献忠有密切的关系。难道传说中的“张献忠巨额宝藏”就在江口吗?一时间,“江口有宝”成为众说纷纭的焦点话题。其实早在1993年,彭山县就曾秘密邀请了一支物探队伍,在江口河道进行了细致的探查,但奇怪的是,当事人对这次物探结果却始终秘而不宣。十六年前,物探队在这里究竟发现了什么?江口水下到底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呢?

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在成都闹市区的一座老建筑里,我们找到当年主持秘密物探工作的队长李明雄。

四川地勘院物探大队工程师李明雄:我估计清朝当时打捞的只是在这个江底能够见得着的那一部分东西,埋到泥土里边的东西他们是不可能打捞出来的。但是前几年发现的这个沉银完全是在江底的泥土里边,大概有埋藏有两到三米。

按照他的说法,江口肯定还有大量沉宝,并且就在河道中心的淤泥底下。李明雄为什么会如此肯定呢?

1993年的时候,他当时呢是四川省地质勘探研究院物探大队的一个工程师,当时就是他带领着物探队员去江口寻找传说当中张献忠的宝藏埋藏地点的,那么我们说这些年之后啊,一直路路续续地对这个地点有进一步的研究,那么可能大家会想了,那么张献忠在这个地方到底留下了多少的金银财宝,值得我们如此地大动干戈呢?

1993年,李明雄和队友在江口进行拉网式探测,探测范围从江口镇北端500米处开始,顺流而下,直到江口镇南端的邬店渡口。

四川地勘院物探大队工程师李明雄:用船,先把那个测线布置好,就那个河两岸就是按照一定的距离,我们现在说的距离是两百米一条测线,这个侧线的两头都用那个木桩把那个绳子全部拴着固定上,然后用这个小船把那个仪器放在那个船上,从船的这边走到那边,然后就一直这么观测过去。

用200米的测线,寻找巴掌大的银锭,李明雄对此并不抱任何希望。

四川地勘院物探大队工程师李明雄:当时应该说不是很有把握,很有把握,特别是水上作业的话。

但李明雄万万没想到,就在第三天,意外惊喜出现了。

四川地勘院物探大队工程师李明雄:发现第一处异常反应,大概是在第三天,就是M1异常。M1异常是磁法、电法都有异常显示。而且当时我们做了以后,走访了一下老乡,老乡说就在我们那个发现异常的地方,曾经有人在那儿游泳,在河底里边捞起了一把官刀,就是那个古代那个将士用的那种刀。所以,我们当时就觉得很高兴。

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七天内惊喜接二连三地出现。

四川地勘院物探大队工程师李明雄:我们当时一共发现了七处异常。

但是所谓的异常物到底是不是张献忠的金银财宝呢?这个秘密,十多年来李明雄始终守口如瓶。直到2005年,岷江大桥挖出七枚50两重的明代官银,这时人们才突然发现,银锭的位置,刚好就在李明雄发现的七处异常内。

那么,这张江口沉银探测示意图,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图纸显示的七个异常中有三个位于洄水区,而李明雄认为,这三处是最有可能发现金银的地方。

四川地勘院物探大队工程师李明雄:因为洄水区实际上就是那个金属遗物容易沉淀的地方。因为那个水都在那儿打漩漩的话,相对来说金属遗物沉淀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这个异常的范围呢也比较小,符合这种金属遗留物局部这个沉淀在那的这种可能性。

这段河道只有3公里长,为什么会连续出现洄水区?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李明雄带领我们来到七个异常中最好的一处,它位于乡政府和刘曲房之间的河湾里。

四川地勘院物探大队工程师李明雄:现在我们站的这个位置,实际上就是府河和岷江交汇的一个地方。这个府河是由北向南这样子流下去,那么那个岷江呢是从北西往南西方向走,所以这两个交汇以后就往这个南西方向压,正好这个地方又是一个弯道的一个地方,一个转弯的一个地方,你看看那个小船,小船也就是这个弯道的最往里边靠的地方。那么这些东西就很容易沉淀在这么一个洄水的地方。顺着这个方向再往南走,到我们挖出和捡到银子的地方,这条线就非常理想了。

由于两江交汇冲击,导致河床形成陷坑,于是出现了有利于金属物沉淀的洄水区。而就在今年年初,采砂船在这个位置,又挖到了一枚银锭,但银锭当时被筛砂设备压扁了。但即使是一枚被压扁的银锭,也足以引起人们的揣测。那么,1646年春天的那个凌晨,江口究竟发生了什么?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