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鉴赏常识】什么是豆?(4)

2010-02-25 10:09
来源:中国网 作者:古董
5.彩绘漆器豆: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高24.7厘米,厚木胎,全器由盖、盘、耳、柄和座五部分组成,盖为圆弧顶,双耳高耸于两端,在盖和

漆器豆

  5.彩绘漆器豆: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高24.7厘米,厚木胎,全器由盖、盘、耳、柄和座五部分组成,盖为圆弧顶,双耳高耸于两端,在盖和双耳上,皆以仿铜器的高浮雕雕刻出繁缛的盘龙纹饰,并衬以彩绘,堪称雕刻艺术与漆器工艺相结合的稀有珍品。

 

  6.三彩瓷豆:1999年安徽淮北市柳孜运河唐代遗址出土,高6.2厘米,口径12.8厘米,豆盘为敞口,口沿向外卷,折腹、短把、喇叭形圈足,以黄、绿、白三色彩釉。

 

  7.青白瓷豆:1988年3月安徽望江县杨湾乡青龙咀北宋墓出土,高10.5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6.5厘米,其造型由三部分组成,上半部像盂形,盂腹饰有划花纹,中部有两层饼状出沿,下面覆底为盘口形圈足,造型优美,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光滑圆润,具有典型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风韵。

 

  8.白瓷豆:1985年秋,安徽望江县城北村宋墓出土,高13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6.5厘米,口沿向外卷,深腹,腹部饰有划花纹,把较短,有两道弦纹,喇叭形圈足,制作精细,釉质洁净,釉色光亮温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知:一是豆的质地是从陶发展到青铜漆器再发展到瓷器;二是豆的形制是从浅盘形、短把演变成深盘形、长把;三是豆的纹饰是从素面发展到有纹饰;四是豆的制作是从粗糙到精细、简单到繁缛、低层次到高层次。直到元代以后,豆的形制逐步则由高足杯所取代。

(责任编辑:博古架)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