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百年奇葩——福州脱胎漆(一)(3)

2009-11-28 10:00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唐代,漆器的使用更加奢华,甚至将金、银薄片,裁制成各种纹样,用于装饰。由于这种制作方法极尽奢靡,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和唐代宗便以民风败坏为

唐代,漆器的使用更加奢华,甚至将金、银薄片,裁制成各种纹样,用于装饰。由于这种制作方法极尽奢靡,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和唐代宗便以民风败坏为由,下令禁止制作这种漆器,这一政令,也使得后来漆器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以后,瓷器工艺日臻完美,官僚贵族和富豪人家的饮食器具慢慢由瓷器代替了漆器,奢华的漆器便渐渐开始衰落,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宋代,美学观念崇尚简约,此时,漆器的制作也趋于朴素。

宋代整体上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单色髹,而这种单色追求的是非常文雅、玉色的、很稳的,而不是很鲜艳的、很斑斓的,一个时代的漆器在整体上又跟那个时代的美的追求或者是整个文化品格有某种的一致性。

到了明代,髹漆工艺全面发展,嘉兴、扬州等地都是名噪一时的漆器产地。漆工名匠黄成著书《髹饰录》,记载工艺技法近四百种,成为中国历史上硕果仅存的一部漆工专著,对国内外后世的漆工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书国内一度失传,上世纪30年代,学者朱桂梓从日本索得副本,才使此书重新面世。

清代在继承明代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发展,某些品种在造型和制作技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开创了中国漆器制造业的又一个高峰。

在中国人利用漆的进程中,适当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佩育了不同的漆艺繁荣之地。战国秦汉时期的楚地,宋时期的浙江。明清时期的扬州福州云贵川等地。

现在,只有福州还保存着原始的生漆提炼技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生漆,不能直接用来髹饰物品,只有经过提炼才能使用。在全福建,这是惟一的一家炼漆厂,这里,工人们炼漆的方法依然十分传统:首先要将生漆过筛,去除粗碴,然后再用布包裹,绞动,去除细碴,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几次,才能得到细腻的漆液。之后,下盘晾晒,搅拌,让漆液和空气充分接触,并用红外线照射,去除水分,目的是为了增加附着力,使漆膜更光亮、更坚固耐用。整个炼漆的过程需要至少一周时间,几乎全是手工完成。

福州虽然不产漆,但是福州人却爱漆,精通炼漆,更擅于髹漆,福州与漆的渊源可想而知。

1975年,福州发现了一座南宋时期的墓葬,墓主人叫黄昇,是当时福州的一位女贵妇,墓葬中一共出土了七件漆器,全是女主人的生活用具。漆奁中盛放着漆粉盒,粉扑依晰可见,女工刺绣时的用的漆缠线板和漆木尺,还有梳妆时的漆镜架,这些距今1000多年的漆器,虽然只留下了黑白照片,但出土时的光鲜程度依然可以想见。这是福州发现的最早的漆器,它表明在当时漆器已然与福州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现在,在福州,普通百姓家总会珍藏一两件古旧的漆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使用漆器的场景,这种悠久的用漆传统,再加上精湛的炼漆技术,让人不难想像,为何从清代以后,福州会成为中国漆器制造的繁盛之地,当然,它的繁盛还与一个重要人物有关,那就是脱胎漆器的鼻祖——沈绍安。

福州的炼漆技术是福州漆器艺人和科技工作者长期探索和试验的结晶,长久以来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有独特的配方和炼漆技术及完整的生漆系列:底漆、面漆、推光漆、色漆等,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优异的理化性能,成熟的炼漆工艺和完整、性能优良的生漆系列是脱胎漆器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从汉代至今都是中国东南沿海贸易良港,素有“福海宝地”之誉。

福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达326天,年均气温16℃~20℃,其中5~11月的月平均气温在24℃~35℃之间,年均相对湿度约77%。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过程中,有一重要环节就是荫干,荫干对环境要求很高,不仅要有充足的氧气,还必须在特定的湿度(75%~90%)和温度(25℃~35℃)下进行,湿度和温度其中一项不符合要求,漆永远也干不了。而福州特定的气候条件为福州脱胎漆器生产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一年中气温在25℃~35℃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在福州只要有一个荫房,就可常年进行荫干工作,所谓荫房,就是一个约2—4米见方的密闭的小屋子,在地板洒水以调节屋内湿度和温度。荫干,就是把漆器放入这样一个温度湿度都适宜的荫房内,待漆器表面的漆干固后取出。福州气候适宜于生漆成膜,成膜后的生漆有特别好的光泽、硬度、附着力和优良的理化性能。

福州的炼漆技术是福州漆器艺人和科技工作者长期探索和试验的结晶,长久以来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有独特的配方和炼漆技术及完整的生漆系列:底漆、面漆、推光漆、色漆等,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优异的理化性能,成熟的炼漆工艺和完整、性能优良的生漆系列是脱胎漆器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责任编辑:多宝阁)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