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心意拳:劲力衍变是实战之魂

2009-04-22 17:1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人之生命在气血,拳之灵魂在劲捷。劲力越丰富,拳法越有生命力,劲力越艺术,生命力就越强盛。

人之生命在气血,拳之灵魂在劲捷。劲力越丰富,拳法越有生命力,劲力越艺术,生命力就越强盛。太极拳以劲力上的缠连绵柔,潇洒飘逸而风靡全球,少林拳以劲刚势猛,气势磅礴,风行大江南北,心意拳则以富含科学意蕴,由内催外劲达四梢而享誉华夏。故曰劲力衍变是心意拳实战之魂。

劲力运行之轨迹

劲力即内劲之力,是精气神聚合为一的抽象“衍化物”,是意识对动作产生反射的纽带,是拳法变化的内在动力。静若处子,动似电流,通过丹田的催动,它将使肢体产生生理性震动,可谓拳法之灵魂。

众所周知,心意拳是由内催外以根带梢之内功拳,拳法以“内向”为特征,外形变化来自于内在动力牵动,故在内劲上既讲究内容又讲究艺术,因而有无“法”不含劲,无劲不见“法”之说。形变是劲变的表现,劲变是形变的母源,演练心意拳实质上是修炼内劲也。难怪老拳师如是说“一日可练三式,三年难悟一劲”。心意拳统称劲变为“辐射”和“通达”,辐射系指劲力的走向,通达系指劲力的应用,故有“劲向六说”和“劲用三法”之说。劲向六说是上□、下押、左旋、右转、前拧、后拽。六说之中各具诸劲,都是以劲向而言,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上□劲叫“挫、□、掇、掀、提、劈、托、顶”。挫为旋转式立挫,□为翻滚式上□,掇为平旋式立掇,掀为直立式上掀,提为上提式提拉,劈为斜起式陡劈,托为平举式上托,顶为冲立式上顶。上□八股劲皆以圆弧路线运转,包括纵上和斜上,也可称为起劲类。下押劲力为“押、闸、扣、剁、斩”,劲力走向都是直下或斜落,各股劲力都内涵在相关的圆势拳法中。左旋、右转皆为横向性劲力,内涵六劲,叫作叠包“裹”,斜里“拨”,反向“别”,拗劲“挒”,两边“捋”,左右“搡”。前拧劲力包括钻、滚、剪、移、里、拧。六股劲力皆为前冲性,叫作“前击涵钻易内伤,滚劲击敌无遮拦,肘头剪胸难脱逃,拧劲可穿万重山,杠杆移动最省劲,里劈肋间更难防”。劲力皆走圆弧路线,劲达势至。后拽劲力内涵撤、勾、拽、拉四股劲。撤为步向,却涵撤劲,撤中有勾,一法二劲。拽拉涵于手法之内,扣彼腕颈,不动步为拽,步后撤为拉。二十多股劲力是精气神聚合为一而外放之表现,有单一劲和复合劲之说,不可孤立地认识或机械地理解,但劲力自转于圆弧轨迹拳式之中却是对劲力的共识。俗称劲圆力足,势圆劲足,内外融一是也。

劲力应用之法则

劲为拳法用,艺为劲泽润,没有艺术的劲力是无吸引力的艺术,只有在劲力的运用上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升华拳法,奋发劲力,达到良性循环之目的。心意拳在劲力与拳法的匹配上可谓艺正势圆,浑然一体。归纳起来有三大类:一是连环劲力。意指变中有变一气呵成,在一式拳法中融入相关的多种劲力,使拳法更富于实战效果,有助推之实质意义。如五行拳里的劈拳,宏观拳势只是循着一个大圆行拳走势,手法只在大圈里沿弧形路线劈去。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却又在圆迹之中内涵四五股劲力,像火箭助推卫星节节送入轨道。起手先发“挫劲”,挫去直来之彼手,尔后继转“□劲”,在大破彼招后劲力转为“掇”劲和“斩”劲,掇其身,拔其根,斩劲落下取其胜果。一向多劲,一线多变,复合用劲,呈连环之势,在瞬间衍变而成,实现了拳经上的借人之力、顺人之劲,以柔克刚,以劲吃劲。二是子母劲力。顾名思义是母生子,子附母,母子相融,不可分离,而且是沿着特定的轨迹相生相变,具体讲就是自然的衍生,必然的组合,水到渠成,十月怀胎不能不生。如“射球势”拳法,彼方直劲打来,我则用□劲破之,一手□破,另一手疾速拧击敌身,这就是□劲生拧劲,□拧几乎同时至,□为上□,劲力滚向斜上方,拧为前滚,劲朝前,两股劲互为依存,均含滚意,虽说攻击部位不同,却同属滚劲系族,故曰子母劲力。第三是跟补劲力。拳法有异,劲力有别。彼来我往是常见现象,为了决胜对方,必然各展其技,这就要在拳法上引发出诸多变化,也就是劲力上的繁衍生变,不同拳法的劲力相变,而且是迥然不同的变化就是跟补之意。如劈拳不能击倒对方,马上用连珠炮追击,或者变招单点击其腹部,这就是前拧劲力对上□劲力的跟补。对方打我下盘,我以下押劲力制敌,倘若无效马上变作前拧或后拽制敌,前拧或后拽就跟补了下押劲力。为使劲力使用形象化、通俗化,更含立体感,前辈还将劲力用法叫作“滚架法、塌落法、捋边法、后撤法、哥弟手、串子手”等。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