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心意拳:劲力衍变是实战之魂(2)

2009-04-22 17:1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劲力体悟之精义 如上所述,劲力是一种生物力,是运用意气力融炼精气神变作聚于丹田的刚柔劲力,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丹田的牵动下而催动着肢体的

劲力体悟之精义

如上所述,劲力是一种生物力,是运用意气力融炼精气神变作聚于丹田的刚柔劲力,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丹田的牵动下而催动着肢体的运动,实是肢体的动力源。没有它的作用,意识不能反射于动作,肢体将失去生理功能,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依赖劲力。“丹田一动浑身动,内劲一发劲无穷,看其肢体触人,实则内劲作用也”。欲使拳术进入深层次境界,研究拳法必先研究劲力运动。心意拳之所以脆猛快实短毒疾狠,就在于内劲明且有艺术性,并且拳势构型相合于劲力轨迹,劲圆对势圆,自然加必然,让劲力圆迹运行在拳势圆迹之中,这就是心意拳讲究势圆的内核精义。倘若劲力循圆而势式呈方矩之势,必将产生“势”与“力”的冲突和对立,劲力不能助势,还会适得其反呈断水之源,终因阻气挫劲而伤肢体。心意拳有束有展,有吞有吐,形似波涛,起伏不断,自然而科学地形成体势呈圆、走势形圆、劲力趋圆,圆势中蓄劲,圆势中爆发,三圆融合浑然一体。正如拳经所云:“浑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悟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精神神藏气轻轻,如向真心求真形,需要真心合心形,真形合来有真诀,合道真诀得彻灵。”

劲力修炼之核心

如何精练内劲,至彻至灵,至关重要者是内外六合,没有内三合和外三合之六合,必然滚不成一股劲,合不成一股力,散乱寞然,难得正果,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心指大脑、意指意识,必须心神聚一,意识敏锐,谓之心与意合;而思维对动作的反射若无充沛之气配合,丹田之劲难以催达四梢,所以意欲发,气先行,谓之意与气合;有气无力则缺乏质的飞跃,也是欲速则不达,所以气欲行,力为先,谓之气与力合。只有意气力的聚合,才能将精气神熔练为刚柔劲力,并通过丹田滚动而使内劲通达四梢。概念虽可分解,认识却不可牵强,内三合之实质含义是意念敛结,思维集中,精气神融为一体,受大脑统一指挥,这就是拳经所云“心意诚于中”之哲理。外三合则是“肢体形于外”的客观反映。外三合指四肢外形部位,肩胯是肢体根节,根节合一,稳如泰山,既可固己,又可抵敌,谓之肩与胯合;肘、膝是肢体之中节,中节相合则可左右逢源,抵前挡后,谓之肘与膝合;手、足是肢体之梢节,梢节相合可手脚并用,阵前御敌,谓之手与足合。而三节合一皆呈众志成城所向披靡之势,在技击战斗中,身贴身可用根节 击敌,臂靠臂则用中节抵挡,手接手即用梢节对垒。内外合一即指神形聚一由内催外,使思维反射动作,呈“思维—内劲—动作”反射公式,六合聚一,内劲才能爆发奏效。欲练此功先讲桩,即“浑元桩”。浑元桩有束有展,有开有合,束为展的延伸,开为合的发展,曲腿、弓背、仰头为束,脚蹬、身起、头顶为展。束展相变为阴阳相生,劲力不断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经历“重动—轻动—灵动”三个阶段方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责任编辑:晴天娃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