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中医的五与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2)

2009-04-25 15:1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当然,你说「心包经」它存不存在?是存在的,人体是有「心包络」这个东西的。可是为什么五脏跟六腑加起来是只有十一呢?而心包,是三阴经不是阳经

当然,你说「心包经」它存不存在?是存在的,人体是有「心包络」这个东西的。可是为什么五脏跟六腑加起来是只有十一呢?而心包,是三阴经不是阳经,所以说它是「脏」而不是「腑」啰?那,我们怎么不说人有六个脏呢?

这个问题,其实答案还蛮简单的喔。就是:中国人的五脏里面说的「心脏」这个东西不在肉体上。

中国人说的「心脏」是一个灵魂上面的器官,这个东西是没有肉身物质的部分的,那「心」在肉身的对应点呢,就是「心包」,也就是说啊,我们肉体中在搏动的这颗心脏,其实在中医比较古老的观点里面,会把它称为「心包络」。所以我们才会有一句笑话说:「中国人的心是正的,外国人的心是偏的。」因为,中国人的观点里面,「心脏」这「君主之官」是在正中间的。如果要把它画的更仔细,其实画得出来的。就是说人的灵魂上有个器官,那个器官就是我们英文说的「Mind」。这个东西喔,如果假设你的灵魂体跟你的肉身是重迭的话,「那个东西」好像一个倒放的很大的柚子,它从前胸后背都凸出肉身之外。那,要怎么样跟身体找到它的对应点?你们在看针灸的穴道,人体上半身会有些叫作什么「灵台」啦、什么「神道」啦,就是「灵」什么、「神」什么那些穴,会把这个东西浮出肉身的交界点的那个圈圈勾勒出来。就是说那个东西其实是一个球状的,凸出肉身的东西,而在它与肉身的接触点,我们会定出一些什么灵啊、什么神的穴道。而那个东西才是中国人说的「心」。我们在喜极悲极、坠入情网、有强烈情绪的时候,你主观的身体感也会晓得,那个情绪的能量是从前胸凸出肉身之外的。

至于「心跳」,中国人的《黄帝内经》说那是:「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认为说人的胃气通往这边,然后才有这个跳动,可以感觉到它上面的衣服在震动。那外国人看到这个说法,就觉得:「中国人实在太可笑了,怎么会明明一个心脏在跳动,你说是『胃』的大络?」

其实,这段话主要的意义是说,心脏跳动,要受到脾胃的后天之气的支持,「络」这个东西就是从脉上面分岔出来的东西嘛,本来就不是说你的胃有一部份在跳动,不是的。那是指胃气、后天之气在支援着你心脏的跳动。在临床上,这是很真实的:你把脉把到一个人脾胃脉不见了,胃气绝了,这个人就非死不可了。心脉、肾脉没了反而不见得会死。

那我们来看五脏对五腑喔:就是「心」跟「小肠」是相对,对不对?「肝」「胆」相对,「脾」「胃」相对,「肺」「大肠」相对,「肾」「膀胱」相对,那第六个腑,是什么呢?第六个腑到底是「三焦」腑还是「心包」腑?十二经脉你扣掉五个脏之后,剩下来还有七个。那,七个,应该是「五脏七腑」啦?「三焦」也可以算一腑、「心包」也可以算一腑才对吧?

可是实际上,心包,因为是对应到肉身的这个心脏去,所以心包到底是要算腑还是要算脏,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们说凡是构造上两头通的就是腑,不通的就是脏:就像胃啊肠啊都是东西可以进去、出来,那你说一个人跳动的心脏,不是也有血进去有血出来吗?它也是通的啊,它也具有腑的性质啊。

可是,在说明了「心」是形而上的东西之后,我们就会知道:要把「心包」跟「心」合起来,才算一个完整的脏。

「Heart」这个东西,在灵魂的部分称之为「Mind」(中医说的『心』);在肉身的部分称之为「心包」也就是我们左胸里面在跳动的心。人的心是跨到两个不同次元的存在。

这个观念先有,你就不会觉得说怎么「五脏七腑」要说「五脏六腑」?因为「心包」代替了「心」虚悬的位子,可以狐假虎威一下,就不必算腑了。

另外,有一本最近蛮红的书叫做《黄帝外经》,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现在台湾真是红红火火。它那个里面有一篇说人有「六脏七腑」才对。它就说,人的第六个脏是什么?是「胞胎」,就是子宫。子宫能够孕育出下一代,难道不是很重要的脏吗?那它为什么不能算到五脏里面?

我们说过,人有五行相推的五的系统;六经稳定结构六的系统;上面还有奇经八脉「八」的系统,那是能量更升级的系统。那这个「胞胎」,你说它是什么气?说五行的话,是水火之气的交融,你说六经也是什么心经跟什么经,但是「胞胎」在我们中国人的归类跟计算里面,胞胎属于奇经八脉里面的「冲脉」跟「任脉」。也就是「胞胎」这个看起来是「脏」的东西,它的能量来源是更高层的东西,因为子宫其实很伟大,能生出下一代,对不对?所以它的能量是从更高一层的灵魂体来的,所以所以它既不能算五脏也不能算六腑,也不能算到六经,因为它是从更高层次的「八脉」现象化的东西,所以就超脱于这个五脏六腑的结构之外。这是一点。

那另外,《黄帝外经》说,「七腑」应该是有「心包腑」才对,那七腑,心包腑因为跟心重迭了,因为心包腑要在肉身代替「心」脏,所以大家不好意思把它当腑,就不去讲它闲话,故意不去为它下定义。所以心包和子宫都要扣掉。因此,即使人体有六脏七腑的形质,扣来扣去,还是只剩下五脏六腑──《黄帝外经》里面有一篇是在讲这个东西。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