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不会做“开颅术” 作为那个时代最好的医生之一,华佗用针扎胭俞穴位(神胭穴与神俞穴分别为腹部周围的脑穴),手到病除,效果很好,《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即使是华佗,除了针灸治疗以外,便再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只能是止疼,起不了根治的作用。因为病在脑内,对于古代的医生来说本就是个疑难病症,所以最后华佗只好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
《三国演义》中,曾有华佗要为曹操手术的章节,华佗说,曹操的病要全部治好,使之不再重犯则需要先饮“麻沸散”,麻痹脑部,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这样才可能去掉病根。对于这种说法,王立群表示,这只是小说的杜撰,在正史上没有记载。
开颅手术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感染问题、头部密集的神经中枢问题、止血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作为有经验的名医,华佗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杀华佗是“医患纠纷”可以说,华佗长期治疗让曹操还是比较满意的,不然他后来就不会提出让华佗做侍医的想法。这一问题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有记载。但是此时就发生了一些矛盾,华佗志在做一名游医,而曹操想让他做贴身医,发生了一个人的理想和另一个人的强权之间的冲突,也是君臣之间、医患之间的冲突。
曹操想把华佗留在身边当侍医,而华佗不愿为一人服务,而放弃为天下苍生防病治病的机会,便借口“呆在许昌时间长了,思念故乡”,“求还取方”而告假回家了。后来,曹操派人“累书呼之”,华佗借口“妻子有病”,拒绝回许昌为曹操治病,并欺骗曹操,这实在是对权威的一种挑战, 当曹操探知其妻并未病时,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把华佗押回许昌处决了,而他的头风病更加无人能治。据史料记载,曹操死前,头风频繁发作,其病势愈来愈烈。还有传说认为,曹操最终死于头风病。华佗死后,埋葬在徐州王陵路,遗址至今尚存。
(责任编辑: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