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麻沸散说开去
华佗在《三国演义》中几次出现,以神医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医术之神的重要一点是他发明的麻沸散。
《三国演义》中的麻肺汤或麻肺散,即麻沸散。麻沸散并非罗贯中的杜撰,它源于《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华佗根据《神农本草经》中关于乌头、莨菪子、羊踯躅等功效的记载,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造了麻沸散。这是几种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组成的一个复方,经过多次试验,确有良好的麻醉作用。华伦又从多喝酒能使人醉而不省人事中得到启发,将麻沸散和酒在外科手术前一起吞服,加强了麻醉效果。这一方法在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据记载,华佗曾用酒服麻沸散做过肿瘤切除、胃肠吻合等手术。
据现代研究,麻沸散的主药是莨菪子。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莨菪子“多食使人狂走”。莨菪子是莨菪的种子,“狂走”是由于服了一定量莨菪子之后,发生了麻醉作用而出现神智错乱的现象。现在,人们已经弄明白了莨菪子中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碱。
西方麻醉药的发明是在十九世纪中叶。1844年,美国化学家考尔顿在研究了笑气(氧化亚氮)对人体的催眠作用后,带了笑气到各地作旅行演讲,并作笑气催眠的示范表演。有一次在表演中出现了意外,表演者在吸入了笑气之后,突然从半昏睡中一跃而起,大叫大闹,神志错乱地跳过围栏去追逐观众。在追逐中又不幸划破了腿部,伤口出血不止,一时会场大乱,观众惊乱着四处奔走,一场表演就这样收场了。
当时牙科医生威尔斯也在场,在他看到表演者腿部受伤后不觉疼痛的时候,深受启发。
威尔斯开始科学实验了,即用笑气进行麻醉。1845年1月,他在波士顿一家医院里公开表演在麻醉下进行无痛的拔牙手术。表演开始后,由于麻醉不足,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大喊疼痛。表演的失败引起了指责,他们把威尔斯当作骗子,并把他赶出了医院。威尔斯的表演是失败了,但他的青年助手摩顿却对麻醉的可能性深信不疑,因为他参加了以前几次威尔斯的实验,他认为表演失败的原因是该药的麻醉效力小。因此,必须寻找更有效的麻醉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