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中医养生智慧:调理阴阳

2009-05-15 17: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我国古代养生学中,十分注意调理阴阳这条原则;因为这可以说是一切养生内容的一条总的原则。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在我国古代养生学中,十分注意调理阴阳这条原则;因为这可以说是一切养生内容的一条总的原则。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精明之府也。”这就是说,阴阳是指导天地间万物、一切变化现象的总纲。对人体的养生学的内容,当然也不能例外。

阴阳的学说,起源比较早,它可能产生于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规律的总结。最为直接的,就是自然界白日与黑夜的更迭循环、阴晴的变化、寒冷和暑热四季的不断更替等等。古人的想法是:最早的自然界,是一团浑沌的东西,无边、无界,称之为太极;以后,太极就分化成两部分,即一阴一阳。《易·系辞上》说:太极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与阳。人们也许看到过太极图,至今,不少有关古代哲学、医学等的中外出版物,常用这个两仪太极图做为封面。这就是一个大圆圈,它代表太极,其中以一条S形的线把圆自分成两半,一是空白的,一是实心填满的,即代表阴阳。

阴阳的学说可以说是一个普遍规律。在古代,它用来解说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当然也包括医学、养生学。

一般规律是:阴总是代表有形的、物质的、向下向内的、静态的、慢的、寒凉的等等属性;阳则与它相对,代表无形的、功能的、向上向外的、动态的、快的、温热的等等。具体到医学上,阴就代表有形的躯休、器官、血液、人体下部和内部;而阳则代表无形的、功能的、精神方面的、人体上部及外部等。

但就阴阳的属性而言,又有其相对性,而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在一天中,白昼是阳、黑夜属阴,这是人人都理解的。但是,在从黑夜转到白昼的黎明,以及从白昼转为黑夜的黄昏,都有一个渐变过程,而不是突变的,是相对的。所以古人又把阴阳的关系定为相对性,即阳中可以有阴,阴中也可以有阳。如黎明可以说是阴中之阳,黄昏为阳中之阴。这个道理,在人体中也是同样适用的。例如,中医把脏与腑也分为阴阳,脏属阴,腑属阳。但就是在属阴的脏器中,心脏居人体上部,应该是属阳,这就是阴中之阳,而肾脏居人体下部,应该属阴,所以它是阴中之阴。就部位而言,人的胸腹面属阴,背部属阳;但胸部在上,应是阴中之阳,而腹部则是阴中之阴了。阴阳还有一些其他规律,也与养生密切相关。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