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燕赵文化】忆往昔:胡同里的小摊——最真切朴实的生活(2)

2009-03-20 20:1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另外一个盒子里放着几种小点心,有黄黄的萨琪玛,有粘了一层粉红色砂糖的芙蓉糕,有甜腻的蜜麻花,有酥香的桃酥,这些甜点不是孩子们买得起的。在

  另外一个盒子里放着几种小点心,有黄黄的萨琪玛,有粘了一层粉红色砂糖的芙蓉糕,有甜腻的蜜麻花,有酥香的桃酥,这些甜点不是孩子们买得起的。在小摊的一侧摆放着几个蒲包,分别装着孩子们喜欢吃的花生、花生仁、花生粘、瓜子、铁蚕豆、酥蚕豆、苹果干、杏干、山楂干、海棠干等。当我们去买这些吃的时,大爷就用一个小白瓷碗在蒲包里一舀,然后倒在我们用手抻开的衣服口袋里,或者用手一抓,一小把吃的就搁在我们的口袋里了,我们也不计较多少,就很满足地跑了。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不变的吃食中还有四季常新的小吃食。农历四月天杏还没有成熟,小摊上摆上了青杏,旁边放一大碗粘粘的麦芽糖蜜、一小捆手指长短的秫秸秆。每当嘴馋了去买时,大爷就用一根秫秸秆在麦芽糖蜜上一蘸一挑一拧,于是麦芽糖蜜卷裹在了秫秸秆上,用它就着吃青杏,杏不酸,糖不腻,美味怡人啊。

  夏天七月天几个小玻璃杯内放着褐色的酸梅汤通透清亮,上面盖着玻璃以避尘土、苍蝇。酸梅汤又酸又甜,清爽诱人。

  秋天十月天山楂成熟了,在小白瓶盆内放着煮熟的山楂,红红的山楂红红的汤,粘粘的、甜甜的、酸酸的、凉凉的,我们叫它糊涂糕,吃上一小碗,那真是酸甜醉人。

  冬天腊月天有一种好吃的冰板,那是用一张纸包上煮好的烂糊的山楂,冻成一个薄板样的,打开纸,里面是粉红色的冰板,迎着凛冽的寒风,吃着冰凉酸甜的冰板,觉得寒意沁人呢。

  当然小摊上也有大人们用的香烟、火柴,那是在靠墙的一个立着的玻璃橱内放着大前门、哈德门、大婴孩、恒大等牌的香烟,不过这对我们来说是从不关心的。

  胡同里的小摊陪伴了我们的童年,那时上学前放学后缺个本子、笔等就到了小摊前;在胡同里玩累了,身上若有点钱就到了小摊前;在家里爸爸妈妈高兴了给一点钱,又到了小摊前;兄弟姐妹间生气了,长辈为哄哭了的孩子,给点钱也到了小摊前。一块糖、一把豆就是那时我们童年的经历,肖大爷肖大妈那随和自在的身影,也成了我们童年的依傍,直到如今他们的形象,仍不时浮现在眼前。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