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通什五指山脚下的水满村黎族寨,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些黎族青年在濛濛的雨中进行的几场异常激烈的“攀藤摘花”与“拉乌龟”的比赛。乡民们有的打着雨伞;有的披着蓑衣;兴致勃勃的在雨中为参赛者站脚助威。热烈欢乐的叫喊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兴奋。
黎族有一种类似曲棍球的民族体育运动,名字就非常有趣,叫《打狗归坡》。相传在很早的时候,黎家收完稻子,就用椰树叶编成球状,在田里踢来打去,好不热闹。由于稻根和泥巴的纠缠,球很难滚动,于是人们就砍下带叉的树枝用来击打,球在田里滚来滚去,村民们在后面欢快地追逐,稻田里一片欢笑,按以往的规则,只要将球赶到对面的底线就算得分,后来受到足球运动的启发,场地两端增设了球门,赛场逐渐由稻田搬到了村里的空场,这样打起来更为尽兴。
打狗归坡
《打狗归坡》既生动有趣,又把游戏和竞技融为一体,所以在黎族村寨中受到普遍喜爱,其中最有趣味的是比赛结束以后,胜利者要骑在失败者的背上挥舞球棍吆喝欢呼,威风得意。每逢这样的场面总是有人欢笑有人愁,但是竞技场上永远无常胜将军,今天的得胜者,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失败者。好的是胜负是暂时的,重要的是参与和乐趣。
跳竹竿(一)
如果说到黎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活动,那就当属《跳竹竿》了。根据黎族民间传说,跳竹竿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相传黎族先民们在搭建茅屋的时候,竹竿不断地从屋顶滑落下来,人们为了避免被竹竿碰头打脚,便不断地左闪右跳,慢慢地大家对这种动作产生了兴趣,经过不断改进,便形成了如今的跳竹竿,也叫《跳柴舞》。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