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深入到傈僳寨里,是体验不到傈僳族舞蹈的魅力。
傈僳族舞蹈以脚部动作最有特色,其伴奏多根据不同场合选用不同的曲调。此种集体舞傈僳族语叫“打跳”,有三脚、七脚、抵脚、搅脚、靠背等变化。开式由数人数十人甚至数百人拉成圆圈或两排相对围跳,由葫芦笙手领舞。结伴跳舞有一定规矩,如兄妹和姊弟不能排在一起,辈份不同的男女不能紧挨,凡关系不合规定者中间一定要插入两男和两女隔开,表兄弟姐妹可以随意结队。
傈僳族舞蹈以婚丧礼仪中为多,另外修房造屋要跳,阔拾节又要跳过年舞,除此之外的活动一般是不跳舞的。一年当中,当种下包谷以后就不能跳了,跳的时候要在7月半包谷收割后举行完祭祀活动才能跳,因此傈僳族跳舞的时间一般只能在每年的农历7月半到次年的2月末这7个多月的时间里。
婚丧仪式上的舞蹈有专门曲调,过去是72首曲子,现在仅存30多首。跳舞时要选择专人参加,如婚礼中领舞由领亲调伴奏,仅限领亲的和送亲的跳。领亲舞节奏缓慢,舞步轻盈,充满依恋之情,之后,再跳合拢舞,其节奏明快,以示团结、强盛。整个领亲舞共跳3次。婚礼时顺时针轻跳3圈,意是送走不好的东西,然后才重跳3圈,将不好的踩死踩扁。“请拜”仪式完后,打跳开始前还须重复一次领亲舞,之后才是集体舞蹈。进行集体舞的时候男女双方家里的人要比赛着跳。丧礼中的舞蹈则与婚礼相反,跳时逆时针跳3圈,再顺时针跳3圈,这时只能是由孝子和死者亲属跳,这种舞蹈,音乐凄冷,动作凝重,其意是人在世时养儿育女,人去世后后人流泪悲伤,其后围观的人才能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