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人死后,实行独木棺土葬。过去佤族认为人死是由于已死去的家里人把他(她)的灵魂叫走了,他的灵魂永远离开了他的肉体。在病垂危的时候,要杀猪、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认为病人的灵魂已去,要给其准备后事。人死后,拿几块半开放入死者口中,无半开可放茶叶、盐块或糖块代替。换上寿衣,用棉线将死者的双脚拇指拴拢,男的用白线,女的用红钱。然后再用织好的新毯子或寿布裹起来,用绳索分三道捆扎好,安放在主火塘的右上方。死者是男则朝日落方向鸣枪,是女就敲锣报丧(小孩死了不报丧)。男人们带上斧头等工具上山砍棺材(佤族没有置备棺材的习惯,认为人活着置备棺材不吉利),择一棵木质较好的柏树或椿树将其伐倒,依死者身高断出一截,一劈两半,各半刳空,合起来,在壁上砍出一些刻磴(便于捆扎),棺材就算做好了。亲友和寨人(只限成年人)闻讯后,立刻带上一筒水酒、一碗米、一陀盐巴、一块茶、一包烟叶等食物,前去吊丧,死者家人杀鸡或剽牛,招待来吊丧的亲友和寨人。佤族对死亡者,视不同情况进行土葬。
当棺材抬回家后,两位老人伏于棺材两头,手举木棒使劲敲打棺材,边唱边跳。若是德高望重者亡故,旁边还有一群老人伴舞。敲打棺材表示驱除棺材上的邪鬼,祈求死者灵魂保佑家人平安;跳舞表示送别。
与此同时,屋外还有四位中年妇女在跳舂碓舞,使劲用杵敲打碓窝边沿,发出“膨膨”的响声。一群男子在跳竹杠舞,把竹杠弄得“噼~噼”脆响。跳舂碓舞和竹杠舞意即告诉死者家人已给其准备好了带去阴间吃的粮食和住的房子。
佤族把人死分为“好死”与“凶死”。凡属病故于家里寨人都算为“正常死亡”;凡属死亡于寨外的人都算为“非正常死亡”。
佤族的传统观念认为,人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都是超自然的鬼神所为,世界充满了鬼神之灵,甚至人也是由灵所做成的;还认为,一个人不论是老死、病死等,只能死在家里寨内。
因此,佤族人在医院治病时,不愿长久在医院接受治疗乃至康复,而愿安宁地死于家中,做正常死亡者。正常死亡者,一般是第三天才葬,小孩死后则当日葬。过去佤族有猎人头或偷死人头祭木鼓、旱谷的习俗,因此,寨子中正常死亡的人都埋在房前菜园子或房屋的晒台下,防止被盗。
埋葬正常死亡者时,要举行一定的丧葬仪式和活动:死者用独木棺(用一段粗大圆木挖空制成)入殓,在划定的家族墓上地上挖好墓穴;棺木放入墓穴后,将死者生前用过的若干生活用品的生产用具作为随葬品放入墓穴(认为死者到了“灵魂”世界后,还要生活和劳动),然后在场的人每人往墓穴内丢一把花草,最后填土齐地面,用脚踩踏,在墓地用竹篾围起来作标记。非正常死亡者,不举行服丧活动,不做棺材,不葬在公墓,找一块离寨子很远的偏僻地方挖一个坑掩埋就算了事。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