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据汉文献记载,早在商代,其先民濮人就参与武王伐纣之役,是古代西南地区一支庞大的族群,但是,由于历代战争、民族融合和长期迁徙等原因,仡佬族的民族文化丧失殆尽,文字保留更是极少,近乎绝迹。
传说仡佬族中有一位神通广大的人物——付天官,他手中曾有一部“天书”。付天官为维护族人的利益曾和一些神仙斗法,经常取胜。他死后,人们一直传颂着他的神奇故事,但“天书”却神秘失踪了。也许,这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而已。仡佬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对是否拥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一直颇有争议,但是,这部《九天大濮史录》还是被人们发现了。
这部用仡佬文专述仡佬族及其先民历史的论著共511页61个细目,由线装四卷合订构成,每面竖写五列,除首页只有仡佬文字加框处理外,仡佬文字均用朱砂书写,汉字为黑墨,全书共约6000余字,全部为对应译录。主要记载了仡佬族建国的历史以及发现朱砂、酒、茶的经过,重点讲述了仡佬族先民的起源,包括建立大元国、普国、牂牁国和夜郎古国的时限及兴衰的原因以及治国的理念等。
书中记载了仡佬族是一个以“和”为信物,倡“合和”的民族,说“天地万事,多有不同,不同则争,争则乱,乱则败,败则衰,衰则亡。极睿者讲和,和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盛,盛则贵,贵则顺,顺则强,强则万事生腾。”在该书《周李耳史录》中还提到:仡佬先民奈“以九天训制七规,让老、乳幼合和、不争食、不抢食、合力合处”。即“仡佬人尊九天训,讲和合,守七规,仁、义、礼、孝、忠、敬、让,倾和轻武”。并以图文并茂方式记载:“百合花”曾是仡佬族的国花、族花。
现实生活中的仡佬民族,几千年来,虽历经沧桑,却一直遵循古训,始终把“以和为贵”、“和谐生存”视为本民族的行为规范,追求“宽容”与忍让,他们敬祖先、讲仁义、守规则、重忠孝、明道理、崇尚知识、宽厚仁慈,万事礼为先,诸事和为贵,这与《九天大濮史录》中的记述是一致的。
仡佬族自称或他称均为“古老户”,仡佬老人去世称“归天”,葬后称为“送上天”,把埋葬部落大头人的坟称之为“天子坟”,出丧也不丢“买路钱”;在仡佬族过“吃新节”这天,可以随意到邻家采摘新熟谷物以祭祀自己的祖先。“蛮夷仡佬,开荒劈草”一直在贵州各兄弟民族中传颂。至今,仡佬族人仍保持谦逊好客,宽容好学的传统,而且颇受当地各兄弟民族的尊重,在诸多神龛上,还将仡佬族以“地盘业主,古老先人”之位供奉着。
仡佬民族是一个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不仅拥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而且是最早倡导“和合”理念的民族,也是朱砂、酒、茶、焰火、铜、铁等的发明人。《九天大濮史录》也成为解开西南地区诸多民族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