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羊是西北地区维吾尔族和许多兄弟民族中普遍盛行的体育游戏活动,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被誉为“草原上勇敢者运动”。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少关于这项体育游戏的谚语和传说,如“摔跤靠力气,叼羊要士气”“雄鹰要在天空中展翅飞翔,小伙子要在叼羊场上显示英勇刚强”“姑娘要作摘葡萄能手,小伙子要当叼羊能手”等。
“叼羊”,就是抢山羊的意思(多为山羊羔)。这个词本意是“灰狼”,关于这个意思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对狼的图腾崇拜;一种认为是在马上争夺死羊之意。
叼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者将淮备好的一只山羊羔宰杀后去头丢在场上,参赛两队各推一人,先者飞骑把羊羔从地上拾起,紧握住羊后腿,对方那人赶到抓住羊前腿,在马上互相争夺。谁夺得羊就夺路而走,两队人就随后紧迫不舍。本队人若追上带羊的人可接过羊继续飞奔,好比接力,双方既比马的速度,又比人的力气和机智。最后若无人能追上带羊的人,此人所在队为胜。另一种是将羊羔放在马背上,由骑手先跑,参加比赛者追赶,最后夺得山羊并放到指定地点的人为胜者。比赛多在平阔的草地上举行,获胜者可将夺得的羊羔送到这一带最受欢迎的人家里,也可丢到人群里。
这项娱乐活动流行于新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是马术的常见比赛项目。
叼羊比赛,一般是选用2岁或3岁的健壮的山羊,先割去头和四蹄,紧紧扎住羊的食管,再放到清水中浸泡或向羊肚中灌水。这是为了使有一定重量,和增加羊皮坚韧性,不易在剧烈争夺中被扯烂,参加叼羊比赛的骑手,事先都安排好助手。一个人要在十几名强手中单打独斗夺得羊,还要冲出重重包围,所以,要想获胜是有相当难度的,一般是一个队与另一个队的集体较量。每一个队的众多骑手,要有战略战术,首先是要有明确分工,如有的人专门负责一马当先,冲群叼夺;有的人负责掩护;有的人是专门追赶阻挡对手,各司其责。一旦夺得山羊,同队的伙伴有人向前拽缰绳,抽打马背,前拉后推,左右手护卫,才有可能顺利冲出对手设下的重重包围,把夺到的山羊先放到规定的地方,以获得胜利。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