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海河三角洲上的独特捕鱼方式:地撩网

2010-05-15 10:42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程学慧
地撩网,这种延续了600多年的古老捕鱼方式,至今仍完整地体现在天津塘沽的一个海岸上。
海河三角洲上的独特捕鱼方式:地撩网
一种延续了600多年的古老捕鱼方式,至今仍完整地体现在天津塘沽的一个海岸上。在这个大都市的边缘,村民们每天驾驶着轰鸣震耳的农用机车,来到数小时前他们下的长达17公里的渔网前,捕捞那些被挡在网里的鱼虾。几百年来,这种捕鱼方式一直是这里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这种独特的捕鱼方式能够在这里出现并延续下来,完全是因为海河三角洲上的独特地貌。
 
第一次来到这片海岸,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平缓无际的海岸似乎一直通向遥远的天海交界处,一张巨长的渔网连绵到不见尽头的海岸上。
 
我是乘坐机动三轮车,随着海的潮落,在平缓的沙滩上驶向这片海的深处。当我追着落潮来到竖立在海滩上的地撩网时,紧随鱼群的海鸥,从我们身边急速地掠空而过,高杆插地的地撩网连成一线,消失在远方的天边——那一瞬间我仿佛有一种站在苍穹中心的感觉。
 
我所在的位置是天津东南部驴驹河乡的海岸上,一处古海岸贝壳堤遗址就在离这儿1公里外的地方,那是从海河带来的泥沙使海岸线逐年向大海里延伸的结果。很早我就听说,这里仍然奇迹般地延续着一种几百年前古老、独特的捕鱼方式——地撩网捕鱼。地撩网是一种网连着网、沿海岸线长度可达17公里的渔网。如今这种捕鱼方式仅存在于天津一带的海滨、海河三角洲上,这于现代都市化的洪流下,算是一个奇迹。
 
地撩网边,渔人们穿着胶皮裤,扛着网杆。当海潮慢慢退去,浅水下受了惊扰无法再潜入大海的鱼群散开又聚拢,不时会有大鱼在你的腿脚间迅速地滑过。渔人在地网下拖着拉网,从地撩网的“屋子”中把围起的鱼装上车。
 
驴驹河乡,南起独流减河入海处,北至14公里外的海河口,南北长21公里,是一个以近海地撩网捕鱼、沿海滩涂对虾养殖为主的渔业乡。全乡原有地撩网承包组24个、网地长21公里。最多的时候,全乡年捕获量曾经达到152.6万斤。
 
地撩网这种在近海浅滩上的独特捕鱼方式,历史久远。1991年出版的《天津全书》中载:“13世纪前天津沿海即有人从事渔业。13世纪中叶,沿海渔民由使用简单网具发展为地网、撩网、棍网,依靠海水潮汐捕捞鱼虾。”地撩网捕鱼方式能在这里一直延用至今,主要是因为这里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海岸带地势低缓,水下岸坡宽阔平坦,以及适宜鱼类生活的海洋环境。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