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出家:傣族男子的特别人生(2)

2011-05-23 10:16
来源:中国民俗网 作者:中国民俗网
每当村寨里有人家要做法事时,都得到其它村寨的佛寺去请佛爷、和尚。老人们纷纷抱怨说佛寺里和尚太少了,应该增加一些,可是小孩子进佛寺当和尚又
 
每当村寨里有人家要做法事时,都得到其它村寨的佛寺去请佛爷、和尚。老人们纷纷抱怨说佛寺里和尚太少了,应该增加一些,可是小孩子进佛寺当和尚又和国家的教育法相冲突。而且有些家长和孩子都认为,现在进佛寺当和尚学傣文也没有什么用,做十多年和尚学会了傣文,就算升上了大佛爷(按傣乡习俗,只要年满20岁的和尚就能升为大佛爷),也不如读书能拿文凭找工作。所以,尽管有规定10户人家可以有一个小孩去当和尚,那些想“赕路皎”的人们找来找去也只找到了7个孩子,还有好多人就只有抱憾等待。
 
就因为这样,当了和尚的小孩就成了那些想“赕路皎”的人争抢的宝贝,孩子们也可向干爹干妈提出要求:给他们买赛车、买MP3、买复读机……这些条件和要求,干爹干妈都会一一答应满足。而干爹干妈们也会在这个“赕路皎”的过程中比排场:在过去,送“路皎”到佛寺,是由干爹背着去的。现在呢,大家都在攀比,你拿摩托车送,我就去借辆车,岩庄香的干爹更是别出心裁地租了匹马来送岩庄香到佛寺。
孩子穿上了袈裟,要在佛寺里住一个星期才到学校去上学。从此袈裟就要一直穿在身上,直至结束他的出家生活,还俗时才能脱下。当然,他们回到学校时,也一直要穿袈裟,在学校里要和同学们一样学习各门功课,周末学校放假回到寨子里,得住在佛寺里学习佛经和各种习俗礼仪,进行宗教修行。
 
就是因为有着小和尚们的存在,才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傣家人生活和精神上的需要,使傣家人的各种生活习俗得以传承。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