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北京寺院传说:传福生寺与雍正取得帝位有关(4)

2011-06-09 10: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尹玉泉
历史上,显应寺曾经是达官贵人的专属寺院,一般人不得入 我在查阅史料的过程中,见到明人蒋一葵的《长安客话》中,有这样的记载:自平坡东转,望
 
历史上,显应寺曾经是达官贵人的专属寺院,一般人不得入
 
我在查阅史料的过程中,见到明人蒋一葵的《长安客话》中,有这样的记载:“自平坡东转,望都城,平沙数十里。中经黄村,有保明寺,是女道尼修道处……凡贵家女缁髡皆居其中,人不易入。”从他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寺院可不一般,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寺院的范畴,它不再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寺院,而是专为达官贵人使用的地方,更像现在的私人会所,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成为会员。
 
保明寺历史上,“毁寺”之声不断,最终得到两宫太后庇护得以保存
 
到了弘治年间,保明寺的开山鼻祖吕尼已故,第二代住持为吕尼的弟子杨氏,据说杨氏非常善于人际关系,在她主持期间保明寺与朝廷的关系更为密切,成了皇家香火院。明孝宗特为保明寺下了一道敕令,不仅免除了保明寺六顷七十六亩田的粮税,而且规定不许任何人侵占寺院的田土,不许毁坏垣宇,敢有不遵此命者,论之以法。由此可见皇家对保明寺的特殊优待。而到了明世宗时,保明寺与皇家的密切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保明寺为了自身的发展,开始不仅只接待内宫嫔妃宫娥和王公贵族,也接待普通大众了。此时,虽然分别接待,但是还避免不了混杂的场面,这就引来了流言蜚语。其实自嘉靖六年开始,就一直有大臣不断上奏皇帝,要求拆毁保明寺,最终得到了世宗的允许。不过拆寺的消息传到两宫皇太后的耳朵里,太后们当即反对,于是围绕保明寺“保”与“拆”的战争爆发了,最终还是太后一方占了上风,保明寺得以保留,但是建寺之初敕赐的匾额要交回,这就是说否定了保明寺皇家寺院的身份。为了防止毁寺之事再次发生,慈寿皇太后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将天顺六年(1462年)所铸铜钟重新翻铸,作为保明寺的“擎天柱”,从此谁也不敢再次对保明寺说三道四了。此后,保明寺又经历了几次被拆而复建的经历。
 
明末清初保明寺毁于火灾,康熙年间重修,皇帝赐寺名“显应寺”
 
清朝康熙年间,保明寺毁于火灾,康熙皇帝在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开始重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正月落成。因“保明”之名,有保前明之嫌,康熙皇帝亲自赐名“显应寺”。此后,显应寺从皇家寺院,逐步演化为民间的游览胜地。
 
旧时,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显应寺都要举办庙会。四月初一开山门,四月初八是“佛诞日”——佛祖释迦牟尼诞辰,初一至初八,来自京城各处的香客,纷纷到显应寺焚香礼拜,庆祝佛诞。在这期间,显应寺举办的庙会也分外热闹,每天庙会上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初九以后,庙会人流逐渐稀疏,四月十五关山门。解放以后,显应寺的尼姑都还俗了,庙会停办,显应寺也逐渐挪作他用。
 
妫水河边灵照寺
 
在延庆县的妫水河北岸,有一座著名的寺院——灵照寺,这次新公布的第八批市级文保单位名单中,灵照寺入选其中。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