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深沟窄涧中的米林县南伊珞巴乡时,看到每个村落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抬眼望,山顶白雪与浓雾结伴萦回;侧耳听,阵阵松涛中夹杂着鸡鸣狗叫声;漫步行,河谷平野里三五一群的牛马在明媚阳光下悠闲吃草。幢幢藏式居民小楼掩映其中,门前的农机具闪着金属的光泽,珞巴人用智慧和双手开拓起幸福的生活。
在琼林村,推开松柏坡下一幢藏式彩绘楼宇的铁皮大门,停放在车棚里的四辆东风牌大卡车、两台拖拉机和一部大型农业脱粒机是这家人最打眼的标志。楼下是粮仓,楼上东为卧室,中为客厅,西为厨房。屋里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一应俱全。这是珞巴族老人达登的家。
达登在喜马拉雅山脚下还有一片牧场,专门雇了两名四川民工放牧。据介绍,达登一家去年靠经营木材、放养牲畜收入20多万元,他的家产已逾百万。
74岁的达登老人回忆说:“年轻时,我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要不是国家政策好,哪有我今天的生活。”
珞巴族人摘苹果
珞巴族人摘苹果
珞巴族以善长狩猎闻名于世。男子平时出门时,挎上腰刀,背上弓箭。长刀是珞巴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武器。不仅是防止野兽和毒虫的袭击,还用它砍竹木,架藤网桥,起房造屋,甚至剪头发、裁剪兽皮……弓箭更是珞巴族男子不能离身之物,是狩猎的主要器件。珞巴人制作弓箭的技艺很高,使用弓箭的本领十分娴熟。毒箭是珞巴族先民的创造,据说,制毒时人要特别小心,手上不能有伤口,用衣服蒙住嘴顺风而作。这种毒效果非同一般,将一只鸡刺伤撒点毒粉,抛向天空,鸡坠地即亡。
珞巴人尚武,从孩提时代起就练习射箭,可以百步穿杨。善射是勇敢猎手的象征。勇猛出色的年轻猎手都会得到漂亮姑娘的垂青。谁家生了丁,四邻亲友以弓箭为礼祝贺。建造藤网桥时,人们隔河射箭,箭尾拖曳绳索,把藤索、棕索和竹索带过宽阔而湍急的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