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生活写真:珞巴族人的新生活(2)
2011-07-07 09:28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珞巴人日子过得很艰难,一口锅、两床被曾是达登的全部家当,达登说,他们过的是原始人的生活。绝大多数珞巴人一年到头衣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珞巴人日子过得很艰难,一口锅、两床被曾是达登的全部家当,达登说,他们过的是原始人的生活。绝大多数珞巴人一年到头衣食无着,还要给领主服役,缴纳繁重的苛捐杂税。他和老婆住在七根椽子支起来的茅草房里,晚上靠松香照明。身上披挂的是兽皮。长年除了打猎,就是“刀耕火种”,种一点青稞和鸡爪谷,肚子总是半饥半饱。西藏和平解放后,政府帮他盖了一间木板房,近年来,柏油马路修进山沟来,两个儿子买了汽车跑运输,家境一年比一年好。
珞巴人的传统技艺也成了致富的门路。
珞巴族猎人
珞巴族猎人
在南迦巴瓦峰下,雅鲁藏布江两岸陡壁的悬崖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皂石,质地软绵,呈灰褐色,是耐2000摄氏度高温的工业原料。珞巴人用皂石制出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锅。珞巴族的灶具主要是石锅,做饭烧菜用石锅,蒸馏白酒用石锅……
我有幸看到了当地珞巴同胞造石锅的全过程,珞巴人先用铁斧在崖壁上挖出一块皂石,砍去四楞,呈圆形,砍去多余部分,留足所需尺寸,然后用铁钻从中向外一凿一凿地掏空,再细心地用小铁钻凿去锅壁上多余的部分,铲平锅壁和底部,使其平滑。稍有疏忽,石锅有被打碎的危险,前功尽弃,因之,造石锅者多为性情温顺的老人,道道工序相当谨慎小心,生怕出现意外。造一个直径60厘米的石锅,需要12个工日。制作石锅虽难度大,但收入相当可观,一个直径超过50厘米的石锅可换回60升食盐,3个大锅可换回一头奶牛。据我对7家珞巴人的粗略统计,制售石锅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全年总收入的53%。
“像我这样的家庭,在全村30户人家里也只能算中等偏上一点儿水平。”说着,达登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达登家院子上空高高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达登说:“珞巴人将永远铭记从‘野人’变成人的神奇经历。”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