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与水有关的地名:彝族先民找水留“易门”(2)

2011-08-12 11:54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吴光范
云龙县,古名云龙甸,1913年置云龙县。《云龙县地名志》载:流经云龙境内的澜沧江每值冬春季节,江上朝覆云雾,顺浮水面,宛如长虹,晨则渐生成龙


  云龙县,古名云龙甸,1913年置云龙县。《云龙县地名志》载:“流经云龙境内的澜沧江每值冬春季节,江上朝覆云雾,顺浮水面,宛如长虹,晨则渐生成龙,故得名。”另说:“南诏时,有些大理人受了统治者的压迫,逃到这一带山林里谋生,回大理后,有人问讯近年躲在何得?答曰:‘云浓深处’,‘浓’与‘龙’同韵母转音,因而得名。”三说:“云龙”为彝语“洟笼”(意即水城)的同义别译。

  异龙湖,位于石屏县城东门约1公里处,水面面积约42平方公里,湖岸长86公里,平均水深3米,最深处约7米。中有三岛:小岛称马坂垅、中岛称小水城、大岛称大水城,古时岛上多蛇蝎毒虫,南诏曾徙罪犯居之。《石屏县地名志》:“彝语地名。彝语为:‘邑罗黑’,‘邑’——水。‘罗’——龙,‘黑’——海,即龙吐水形成的海,因湖畔山形似龙得名。”另说,彝语,异(邑)为水,龙为城,异龙即水城。《新纂云南通志》第二十五册载:异龙湖“西部有小屿三,曰大水城,小水城(俗并改为瑞城),曰浮石舫(以形如舟浮水面得名,俗称马抱龙,谓如一抱于龙湖之上也)。”彝语,异、洟、邑为水,同音异写。

  以多例考之,云龙、异龙为水城之说更近本源。而随着经济发展、文化兴盛,人们总要在地名上联想出一些美景和故事,而得“晨雾成龙”、“云浓深处”、“龙吐水成海”之说,当属必然,且可引人遐想,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亦属有利。

  泸西与漏江

  泸西县曾称漏江县,为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元置广西路,明为广西府,清为广西州,1913年为广西县,1917年为避免与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同名,以县城西有泸源洞(今阿庐古洞)和城西有古泸川(今名西大河)而改名泸西县。

  何为漏江?《新纂云南通志》载:“漏江县,伏流山下,复出蝮口,谓之漏江。”《道光云南通志·山川志》亦载:“泸川源出广西州北三十里,南流至阿卢后洞,伏流穿洞,由前洞南出为泸源,东南流汇东河为矣邦池,由尾闾泄入伏流,南入南盘江。”左思《蜀都赋》:“漏江伏流溃其阿。”可知汉之漏江县,是以岩溶地区江水仿佛漏掉,变成伏流而得名,并曾经“溃其阿”,即涌流溃堤,淹没低洼之地。

  在岩溶地区建水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云南省政府在建设五里冲水库中有过成功实践经验。五里冲水库于1991年10月正式动工兴建,采取了明堵暗灌、高压灌浆、构建防渗帷幕墙等特殊综合工程技术手段,设计库容794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万亩,年提供城镇生活、工业用水1500万立方米。一期工程于1995年7月1日正式关闸蓄水。至2000年,五里冲水库配套工程的二期引水低沟工程建设已全线贯通,顺利实现了跨流域引水入库。五里冲水库的建成,为蒙自的发展和建设个开蒙城市群,打下了重要的水源基础。

  鄂尔泰的治水功绩

  古往今来,在岩溶地区找水,不乏先例。

  鄂尔泰(1677年~1745年),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举人。雍正三年(1725年)迁广西巡抚,后总督云、贵、广西三省。鄂尔泰于水利素有研究。早在来滇之前,雍正元年(1723年)任江苏布政时,便“视察太湖,拟疏下游吴淞、白茆”。他认为,水利是农业的保障,一旦治水不周,出现水灾或旱灾,百姓将无生计;强调水利对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的极端重要性。雍正二年,鄂尔泰在江南大兴水利,“浏河、镇江、丹阳各路,无不修举”。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