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今日寻“今”不见君(四)(2)

2011-08-25 09:43
来源:北京文网 作者:北京文网
正是在眼前,在这一片雕刻着中国近代史沧桑的、斑驳的西式砖石结构建筑中,李大钊先生度过了他38岁生涯中最后的1年。 1926年3月底,因时局动荡、遭受
正是在眼前,在这一片雕刻着中国近代史沧桑的、斑驳的西式砖石结构建筑中,李大钊先生度过了他38岁生涯中最后的1年。
1926年3月底,因时局动荡、遭受通缉,李同北方国共两党领导机关一起迁入此地,并于来年的4月被捕,不多日便从容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在中国5000年历史中,因“主义真”而罹难、献身,自李大钊先生及同仁始。
以生命铸造警世晨钟,警醒亿兆华夏青年,自李大钊先生始:“自由为人类生存必须之要求,无自由则无生存之价值。”
  

(编辑:尔不懂装)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