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图集
视频
国学入门
国学智慧
国学活用
万姓祖先堂
忠孝文化
和文化
大同文化
爱我中华
易学天地
中医养生
中华香道
艺术
民俗
旅游
历史
中华功夫
中华军旅乐园
您的位置:
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民俗民风
三伏天的由来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
七夕节民俗扫描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相传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日子。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因为织女是个心灵...
壮乡七月七女儿戏水 "七月香"戏水节流传千年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在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处,有壮族人口近5万。这里的壮族人节日很多,“七月香”戏水节便在每年农历七月...
敦煌文书中所见的乞巧节习俗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又称作七夕节、女儿节。分隔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于每年这一天晚上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千古流传,家喻户晓...
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
七夕节民俗扫描:被赋予爱情美满心灵手巧两涵义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相传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日子。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因为织女是个心灵手巧...
牛郎织女故乡山东省沂源行
西周时期的《诗经·大东篇》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译文:看...
壮族“七月香”戏水节
七月初七这天,天空晴朗,绿水清澈。吉水河两岸山歌嘹亮,锣鼓喧天,万众欢呼,山鸣谷应。上午9时,随着粗犷的牛角号声响起,身着法...
农耕民俗的风情画:蚕桑
古代养蚕人很辛苦。元·杨维桢《采桑子》:“吴蚕孕金蛾,吴娘中夜起。明朝南陌头,采桑鬓不理。...
充满神秘感的景颇族竹筒取火
董萨念过祭词后,要让鱼和螃蟹随水冲走。此时,由一男子扮成雌鬼。准备好现场编制的竹箩,垫上新鲜的竹叶,选上烧后越大越好的炭头...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频道推荐
立冬节气习俗:冬泳、补冬、吃饺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
八月十五话明月:中华民族的中秋
一轮明月寄相思:中秋节的由来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2023年为何有两个“立春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青年文摘
中国文化交流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