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图集
视频
国学入门
国学智慧
国学活用
万姓祖先堂
忠孝文化
和文化
大同文化
爱我中华
易学天地
中医养生
中华香道
艺术
民俗
旅游
历史
中华功夫
中华军旅乐园
您的位置:
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民俗民风
历史民俗的活化石——天津地方歌谣
提起民间歌谣,谁不会说上几首呢?古代的如“阿房阿房亡始皇”、“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等,...
沙坡村猴鼓舞"猴王"难觅
沙坡村猴鼓舞最辉煌的时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的猴鼓舞队曾两次进京演出。唐世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脸上立刻焕发出光彩:“两...
谈东巴教的多元宗教因素和哲学观念
从宗教内涵看,纳西族的东巴教是一种明显具有多元宗教因素的民间宗教,国内学术界多将其归类于“原始宗教”(也有学者提出用“原生...
探寻人类文字“活化石”东巴文
纳西语是纳西人自己的语言,而东巴文则是纳西人发明的文字。东巴文具备图画和象形文字的双重特点,用生动曼妙的图形勾画出纳西族先...
探访东巴:纳西族的民间“智者”
东巴,意译为“智者”。历史上,东巴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多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于一身,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
纳西东巴文:象形程度很高
在民间也有用东巴文书写医书、账本、地契、书信等应用性文献的,但东巴文始终没有成为纳西族通用的民族文字。尽管如此,直到今天,...
“禳词”陋习种种
这便是最为流行、最为多见的小儿夜哭“禳词”。它是以书写张贴的形式出现的。那时的人们迷信地认为未满月的小孩子晚间啼哭不停,是...
衡山影子戏 民间戏曲瑰宝
衡山影戏经过了漫长艰难的发展阶段,在解放后获得了飞速发展。1957年衡山皮影戏《草船借箭》被文化部调到北京参加国际木偶皮影艺术...
丽江古城"进""退"之间
地处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展现着汉、纳西、藏、白等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生动景观和多元文化形态...
谈中缅怒族与傈僳族的分化与交融
从怒族与傈僳族长期分化与交融的历史中可见,所谓“民族”,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固态化、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时期社会与文化情...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频道推荐
立冬节气习俗:冬泳、补冬、吃饺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
八月十五话明月:中华民族的中秋
一轮明月寄相思:中秋节的由来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2023年为何有两个“立春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青年文摘
中国文化交流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