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孝道:一颗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

2009-05-08 17:5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于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的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亲情回报。它的作用是完善人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于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的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亲情回报。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

孝经

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一、 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于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诗经》上说:“父母生我,鞠我,顾我,携我,长我育我,欲极之德……”意思是说,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一切照顾我,长大些又教育我,父母对我的恩德无以言表。山东曲阜孔庙有一篇《劝孝良言》,把父母对儿女的爱描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十月怀胎娘遭难,

坐不稳来睡不安。

儿在娘腹未分娩,

肚内疼痛实可怜。

一时临盆将儿产,

娘命如到鬼门关。

儿落地时娘落胆,

好似钢刀刺心肝。

把屎把尿勤洗换,

脚不停来手不闲。

每夜五更难合眼,

娘睡湿处儿睡干。

倘若疾病请医看,

情愿替儿把病担。

三年哺乳苦受遍,

又愁疾病痘麻关。

七岁八岁送学馆,

教儿发愤读圣贤。

衣帽鞋袜父母办,

冬穿棉衣夏穿单。

倘若逃学不发愤,

先生打儿娘心酸。

十七八岁订亲眷,

四处挑选结姻缘。

养儿养女一样看,

女儿出嫁要庄奁。

为儿为女把帐欠,

力出尽来汗流干。

倘若出门娘挂念,

梦魂都在儿身边。

千辛万苦都受遍,

你看养儿难不难。

正是因为父母对儿女这般牵肠挂肚的爱,所以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亲爱的情感,长大懂事以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孝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下面一个“子”字组成。《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孝字的构成,形象地描绘出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承奉着上面的老人,父慈子孝,十分和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