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儒家关于孝的经典语录(三)(2)

2009-05-08 18:1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7)、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①,则慕少艾②;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万章上》) [注释] ①色

(7)、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①,则慕少艾②;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万章上》)

[注释]  ①色:美色,指女色。  ②少艾:美好。这里指年轻而漂亮的少女。

(8)、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孟子·万章上》)

(9)、好色,人之所欲,妻帝①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万章上》)

[注释]  ①妻:意动用法,娶。 帝:尧帝。

(10)、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吕氏春秋·孝行》)

(11)、善养者,不必刍豢①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劳,犹足以顺礼,歠菽②饮水,足以致其敬。(《盐铁论·孝养》)

[注释]  ①刍豢(chú  huàn ):指牛羊猪狗等牲畜。泛指肉类食品。 ②歠(chuò):饮;喝。菽(shū):豆类作物的统称。

(12)、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贵其礼,不贪其养,礼顺心和, 养虽不备,可也。(《盐铁论·孝养》)

(13)、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①,施五采②,列文章③,养目之道也;正六律④,和五声⑤,杂八音⑥,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刍豢,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吕氏春秋·孝行》)

[注释]  ①五色:五种颜色,青、白、赤、黑、黄。  ②采:也指青、黄、赤、白、黑等色彩。  ③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  ④六律:即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个音阶。我国古代把乐音分十二个音阶,从低音算起,十二个音阶中,排列奇数的六个调叫律,排列成偶数叫吕。即阳为律,阴为吕,六律就是六个阳音音阶。  ⑤五声: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的1、2、3、5、6,没有半音。  ⑥八音:指古代八种乐器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发出来的乐音。

(14)、居家理者,非谓积财也;事亲孝者,非谓鲜肴也,亦和颜色、承意尽礼义而已矣 。(《盐铁论·孝养》)

(15)、八十曰耋①,七十曰耄②。耄食非肉不饱,衣非帛不暖。故孝子曰:甘毳③以养口,轻暖以养体。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无端絻④,虽公西赤不能以为容。无肴膳,闵、曾不能以卒养。(《盐铁论·孝养》)

[注释]  ①耋(dié)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②耄(mào):指八九十岁的年纪。  ③甘毳(ɡān cuì):同"甘脆"。这里指可口的食物。  ④絻:通“冕(miǎn)”。礼冠。

(16)、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①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反:返回。

(17)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①,在丑夷②不争。(《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晨省:早晨向父母问安。   昏定:晚上侍候父母睡下。    ②丑夷:平辈的人。丑同“俦(chóu)”。夷同“侪(chái)”。

(18)、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①粥之间,行之于衽席②之上。 (陆贾:《新语·慎微》)

[注释]  ①糜(mí):粥。   ②衽(rèn)席:睡觉时用的席子。

(19)、见父之执①,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执:同挚,挚友。父执:指父亲的朋友。

第三、要时时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2)、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纪孝行》)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4)、父母有疾,冠者不栉①,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③,怒不至詈④,疾止复故。(《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栉(zhì):梳子篦子的统称,这里指梳头。   ②御:驾驭,控制。这里指弹奏。  ③矧(shěn):笑时露出牙齿。  ④詈(lì):骂。

(5)、熬汤药,必先尝。(民间语)

第四、承志、立志、立业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①,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注释]  ①没:通殁(mò),逝世。

(2)、继父志,扬祖德,此诚孝子顺孙①之道也。(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四))

[注释]  ①孙(xùn):通逊。

(3)、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

(4)、养生、顺志,所以为孝也。今多违志俭养,约生以待终,终殁之后,乃崇饬①丧纪以言孝,盛飨②宾旅以求名,诬善之徒,从而称之,此乱孝悌之真行,而误后生之痛者也。(《潜夫论·务本》)

[注释]  ①饬(chì)整顿,使有条理。  ②飨(xiǎng):用酒食款待人。

(5)、养不足以报父母,而圣人以德报之。德不足以达父母,而圣人以道达之。道也者,非世之所谓道也。妙神明,出死生,圣人之至道者也。德也者,非世之所谓德也。备万善、被①幽、被明,圣人之至德者也。儒不曰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镡津文集·孝论·德报章》)

[注释]  ①被:覆盖;加于……之上。

(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