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核心价值观是确保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人们选择和推进先进的文化,因此构建社会主义的先进的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也是确保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民族感和时代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思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原理,不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对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问题的新创造,是从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的科学解释。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有中国特色,既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和形成我国社会共识的精神航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安全在保证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高度重视文化安全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动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导作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在总体上保持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的协调与合作,激发广大人民的创造力和劳动热情,确保文化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使我国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和谐地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