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徐虎:19点钟的太阳

2010-04-14 14:5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战嘉琦
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华灯初上之际,这个骑着自行车的背影,温暖了无数上海人的心灵。他名叫徐虎,被人亲切地称作“19点钟的太阳”。
徐虎:19点钟的太阳
19点,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全家团聚、共享晚餐的温馨时刻。然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西北面一片陈旧的居民区里,却总能见到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男子,背着工具包,骑着一辆被上海人称之为“老坦克”的破自行车,穿梭在那窄窄的街巷深处。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华灯初上之际,这个骑着自行车的背影,温暖了无数上海人的心灵。他名叫徐虎,被人亲切地称作“19点钟的太阳”。
 
1975年,徐虎从郊区农村来到上海城区,成为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一名普通水电修理工,“工作就是通马桶、修电灯、换电线,每天重复。”
 
1985年6月23日,3只有醒目标示的“水电急修特约报修箱”出现在了徐虎所管辖的地区居委会、电话间、弄堂口。上面写着“凡附近公房居民遇到夜间水电急修,请写清地址,将纸条投入箱内,本人将热忱为您义务服务,开箱时间19点”,落款:中山房管所徐虎。
 
19点,从此成为徐虎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时间。1985年到1996年的11年间,他除了外出开会、住院开刀,从没有失信过。徐虎总说:“如果我不去准点开箱,就意味着将有家庭在断水、断电中度过,我自己订的规矩得自己遵守啊。”
 
在这片陈旧居民区的6000多户居民看来,只要有徐虎在,他们就不会陷入缺水断电的困境。“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这是徐虎给自己定下的人生信条。
 
11年间的8个除夕夜,徐虎都没和家人一起度过。1988年除夕,徐虎19时去开箱,发现没有一张报修单,于是便安安稳稳回家吃年夜饭。女儿徐洋看到这么“早”回来的父亲,高兴得不得了,还和父亲约定半夜12点一起放鞭炮。想不到夜里10点,还是有人来敲门,徐虎二话没说,立刻拿上工具袋匆匆出门了……
 
1989年、1995年和2000年,徐虎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劳模。在他的事迹影响下,越来越多水电工开始挂出了夜间特约小木箱,上海普陀区房管系统的便民夜间报修箱一度从当初的3只增至116只。
 
徐虎不再是一个人。在每天19点的开箱路上,会有很多人骑着“老坦克”陪伴他,徐虎手把手地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理念传授给徒弟。
 
1997年前后,24小时的“徐虎热线”取代了斑驳开裂的“夜间服务箱”,热线开通的10余年来,每年都要接到各类报修、咨询电话3万个左右。
 
徐虎曾说:“如果我的名声能为居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提供方便,那将是我成为劳模后更高兴的事。”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