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王洪军:岗位创新的楷模

2010-04-14 15:18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朱永斌
王洪军作为一名一线工人,登上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成为中国一线工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被同行誉为“生产线上的千手观音”。
王洪军:岗位创新的楷模
他改变了人们对一个工种的印象。
  
他作为一名一线工人,登上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成为中国一线工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他发明制作的钣金维修工具达40多种2000多件,填补国内外空白,被同行誉为“生产线上的千手观音”。
  
他在一个看似极普通的岗位上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3400多万元。
  
他带出的徒弟已有200多人―――
  
他,就是年仅37岁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轿车一厂焊装车间操作技工、高级技师王洪军。
  
练出真功夫,为大伙争口气
  
1991年,一汽-大众投产,它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公司强强联合的产物,产品是引进德国大众公司的畅销车。生产一流的产品,需要高素质的员工,特别需要大批操作人员。就在这一年,王洪军来到一汽-大众焊装车间,当上了一名钣金整修工。
  
个头不高的王洪军,快人快语,透出一种质朴和率直。他告诉记者,“钣金整修是轿车生产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即在车身喷漆之前,对钣金做全面的检查并消除所有的缺陷。钣金整修是个又苦又累的活,常常要抱着十多斤重的高频打磨机进行修磨,噪音大,粉尘也大。到了夏天,40多米长,布满300多个灯管的整修通道像一个大蒸笼,一动就是一身汗,衬衫一会儿就湿透了,脖子上都和了泥。”
  
王洪军说,当时,在很多人眼里,钣金工就是拿一把锤子敲敲打打,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刚进厂时,很多人去干电工、钳工,又轻松挣钱又多。最早和他干整修的后来也都改了行。但他坚守在这个艰苦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
  
王洪军坦言,他当年思想也波动过。但是,很快他从德国专家的挑剔中发现,当好一个钣金工并不像常人想像的那么简单。
  
当时,车间里钣金整修都是由外国专家负责,中国员工都没入门,主要是给他们当下手。为了能让中国员工尽快顶上岗位,一汽集团从其它生产线上调来一些有经验的钣金工,但是,传统的钣金技术与德国大众专家要求相差太远,整修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一次,德方专家当着一位老师傅的面,抡起大锤把车身砸了,说:“你把这车修废了。”
  
这些“老钣金”接二连三被退回。
  
这一切,王洪军看在眼里,触动特别大。他心想,“所谓的德国专家,在他们国家就是钣金工人、技师。中国工人连这技术都掌握不了,也太没面子了。我要为大伙争口气。”
  
一天下班了,专家刚走,王洪军就壮着胆子把老外修不了的“白车身”(未喷漆的轿车车身)修了起来,干到下半夜也没整好。第二天,德国专家发现后,很不高兴,车间里也有人议论:“老外都修不了的东西,他还鼓捣,不纯粹是有毛病吗!”
  
但是,王洪军将这些风言风语甩在脑后,一心一意练功夫。他像着了魔似的,上班偷着练,下班也鼓捣。脖子划出个大口子,他用“创可贴”贴上,接着干。
  
王洪军发现修复“白车身”,先顶哪个点,后顶哪个点,哪用力大一点,小一点,都有说道。不同的轿车、不同的部位用的工具都不同。他感到自己的理论知识不够用了,于是,他跑图书馆,翻阅金属工艺等相关资料,自学了热处理、机械制图等相关知识。
  
经过不分白日黑夜的反复操练,两个多月后,王洪军终于修好了一台车。
  
车间主任看了,非常高兴,马上找来德国专家鉴定。
  
老外把王洪军修的“白车身”切割成一条一条,分段进行检测,还专门到质保部,用仪器全面检测,发现钢板厚度、结构尺寸等完全符合标准。德国专家十分欣喜,一连说了三个:“verygood!”
  
因为技术突出,1993年,王洪军被破格评选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操作技工的第一个技师。
  
勇于创新,才能超越
  
“钣金整修这活无止境。”这是王洪军经常对他徒弟说的一句话。
  
王洪军的徒弟尚国春说,他最佩服他师傅的地方就是,他不仅手艺高,而且善于总结经验,创新方法,发明工具。
  
王洪军在车间,拿着他发明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维修工具,向记者演示各种修复的操作方法。“这要感谢德国公司严格质量要求,‘白车身’稍有瑕疵就要宣布报废。”王洪军说,这种无形的压力使他改进发明的工具越来越多。如今,按德方技术已修不好的车,使用他的方法和工具都能修好。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