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森罗,以五为度,过其五者,数则变焉
——《五行大义》
五行
人们往往用金木水火土五种材质的属性来理解五行,这种分类方式在古希腊也有相似的学说,比如风水地火四大元素,与五行类似的是四大元素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古希腊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希腊古典占星术的理论基础。
古希腊早期的米利都学派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母的观点。泰勒斯到过埃及,他这个观点据称是观察尼罗河汛期的影响而得出的结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也相信这一点,认为水是组成世界的元素,后来他们又加入了气和土两大元素。最后一大元素火是由另一个米利都学派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加入的。将这一理论进行完善的是恩培多克勒,简单而言万物都是四种元素在数量上不同比例的配合,就象一切颜色都是画家用四种不同数量的颜料调和起来的一样。令人称奇的是,四大元素理论也有类似于阴阳的观点:他认为使元素化合和分离的力量是爱和憎,这两种力都包含在元素固有的本性上。水和土联合一起,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冷的性质,然而它们同时又是对立的,因为水性湿而土性干。同样,气与火同是热的,但一个湿,而另一个干。这好比说水和土都是阴性的,一个是老阴一个是少阴,而气和火都是阳性的,一个是老阳,一个是少阳。阴阳会产生分分合合的性情也被他解释为爱和憎两种力量,这与《系辞》中所说的“情伪相感”几乎相通。
再后来,希波克拉底将四大元素理论应用到医学,提出了四大体液,即黑胆汁、血液、黄胆汁和粘液。如果四种体液调和,人就健康,任何一种多了出来,就使人生病。这种观点也与中医极其相似。
东方的每一种思想似乎都能在西方找到它的镜像,这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阴阳相对的理论。不过,区别还是明显的,五行说要比四大元素说复杂庞大精细得多。
五行之行是运行之行,代表五种气运流行,这五种气演自阴阳四象,而金木水火土只不过是一种拟象的名称,所以我们将更多的从阴阳的角度来探讨五行,而不是仅仅根据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材质来理解它。
五行中的金木水火直接源自四象,少阳为木,少阴为金,老阴为水,老阳为火。因此金木水火也直接跟春夏秋冬和东南西北相关联:
老阴老阳,一为水,一为火。老阴水为冬,为北。北,伏也,冬,终也。老阴为阴气之极,阳气隐伏不见,所以水为伏藏,为收敛。冬天,生命力几乎都藏到地下,通过休眠等减少生命活动的方式来维持体能。所以,水为保守,潜藏并保守住生命活力,等待来年的春雷将他们唤醒。
老阳火为夏,为南。老阳为阳气之极,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所以火为壮大,绽放,华丽,发散。这刚好与水相对。这时候阳气完全地淋漓地向外展示出来了,所以火为美丽、花纹、附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