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的九条大法分别为:“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乡用五福,威用六极。”其中的第一条就是五行。《洪范》的原文是: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水润下,火炎上是对水火自然性质的描述。木曰曲直,是指可将直木揉弯,金曰从革,是指金可以变革,打磨铸造成任何形状。这里水火说其本性,而木金则不说本性而说其可塑性。水为纯阴,火为纯阳,不可变革,只能描述其本性。而金、木阴阳相杂,可以改造成形以制造器物。土爰稼穑是指土可以播种、收获万物。总体来说《洪范》对五行的描述侧重于五行对应的五种材质的功用总结,《洪范》本为帝王师,侧重于使用价值自属当然。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是对五味的总结,《尚书正义》认为水本来是甜的,但水生卤,变成咸味,比如海水就是咸的。火烧产生焦味故作苦,树木的果实都带有酸味,故作酸,金非甜非苦,是一种辛味,土中生长的百谷均带甜味,故做甜。
所以五行就有了五味之象:水咸、火苦,木酸,金辛,土甜。
在中医理论里,一个重要的拟象就是五脏:
水为肾,火为心,木为肝,金为肺,土为脾。
按照中医理论,肾藏精纳髓,所以为水;心温煦身体,所以为火;肝疏泄条达,所以为木;肺整肃清理,所以为金;脾消化吸纳,所以为土。
除此之外,五行还有许多常见的象: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五气:燥 风 寒 热 湿;
五色:白 青 黑 赤 黄;
五窍:鼻 目 耳 舌 口;
五志:魄 魂 志 神 意;
五事:言 貌 听 视 思;
五声:哭 呼 呻 笑 歌;
……
由上述讨论可知:天地一气,先分阴阳,再有四象,四象又化为五行,五行又从春夏秋冬四季、东南西北中的五种时空特性,再到五种物质特性,五种味道,五大人体器官,五种颜色……最后是愈演愈繁,万象纷呈、万有森罗。所以《五行大义》论道:“夫五行者,盖造化之根源,人伦之资始。万品禀其变易,百灵因其感通。本乎阴阳,散乎精像,周竟天地,布极幽明。”言下之意,天地万物,皆在五行之中矣。
这些繁多的象征意义我们无力一一进行阐释,但在本文中我们会根据五行引申出其他一些有趣的意象,并试图解释一些现象。
(责任编辑:尽心)